- 谢晶;田萌;董雅兰;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网络直播数据财产权益保护与数字法治建设紧密关联。鉴于网络直播数据的复合性、动态性及权益主体的复杂性,传统数据权益保护路径难以充分发挥效用。当前,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为主导的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需秉持“安全优先、合理互通”的司法理念,通过完善法律规范框架、健全分层确权机制、优化举证责任规则及建构动态裁判模型平衡数据安全与流通。最终推动网络直播数据财产权益保护与数字生产创新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5年04期 v.27;No.142 29-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徐昕;张辰因;
我国《外国国家豁免法》从传统的绝对豁免立场转向有限豁免立场,这为我国应对他国针对跨境数据流动行使长臂管辖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该法提供的豁免例外在适用于数据领域时存在缺乏对数据商业活动和数据侵权行为的明确界定等问题,这为未来的司法适用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下,面对数据管辖权争端加剧的形势,须积极利用《外国国家豁免法》保障数据流动安全。针对商业例外,应明晰商业数据内涵,配套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商业行为的认定标准以“性质说”为优先,以“目的说”为辅助,扩大“直接影响”界定范围,细化商业数据的出境前管理。针对侵权例外,应明确个人数据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扩展侵权行为地的认定;需推动数据侵权损害赔偿可视化,保障个体遭受的非财产性权益损失享有诉讼权。
2025年04期 v.27;No.142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许峭;
行政自动执法在实践中普及的程度逐渐提高。理论上,自动执法可以区分为全自动执法与半自动执法,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执法算法不透明、执法机关对技术高度依赖等因素,半自动执法逐步异化为全自动执法。这削弱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益,同时导致自动执法错误率与道德成本上升。自动执法异化的底层逻辑在于行政执法中效能价值与公正价值的博弈。现有观点多主张在自动执法程序中嵌入陈述申辩环节来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权益,但这既难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权益,也削弱了行政自动执法的效率优势。因此需推动从“事前预防”向“事后救济”的范式转型,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自动执法行为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提高行政自动执法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不仅符合我国司法审查标准的适用趋势,还能通过司法机制倒逼减少自动执法错误率与道德风险,进而缓和效能价值与公正价值之间的张力。
2025年04期 v.27;No.142 49-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