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工程跨学科研究

  • 引用利益合理性的二重向度与治理路径

    程志波;闫烁;

    文献引用是科技论文发表及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献引用的合理性不仅包括逻辑合理性和道德合理性,还应包括利益的合理性。引用利益合理性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但其始终都应包含“得其应得”与“得其需得”这两个基本向度。正确处理科学知识生产、传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引用利益合理性问题,关系科学活动良好秩序的维护和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引用利益合理性既要从理论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引用利益合理性的本质,牢固树立客观公正的引用理念;又要从实践层面科学制定维护引用利益合理性的制度与政策,构筑良好学术环境。

    2025年04期 v.27;No.142 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民主与科学的交融之辩:“科学民主化”的哲学审察与实践镜鉴

    章雁超;

    “科学民主化”是由科学的社会研究引发的一个牵涉广泛且颇具争议性的热点话题。主体在化解科学争论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需求与政治力量对科学实践的双重驱动,以及科学知识地方性等缘由是民主介入科学的现实基础。客体对主体认识的约束性、科学知识生产的逻辑驱动以及科学知识普遍性等因素是反对民主介入科学的主要论据。辩证来看,对科学民主化的片面反对或极端推崇都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对我们而言,科学协商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防止“赛先生”向“赛维坦”的异化。但科学协商要以人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前提,从而避免科学协商的民粹化。扬弃科学民主化双方立场的理论基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内在要求。

    2025年04期 v.27;No.142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

  • 21世纪语境中如何理解《逻辑学》与《资本论》的关系——以“新辩证法学派”为中心的考察

    潘昕培;

    “新辩证法学派”致力于在21世纪语境中重新理解《逻辑学》与《资本论》的关系。与从恩格斯到普列汉诺夫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将辩证法理解为外在于研究对象的形式规律的旧辩证法范式不同,新辩证法学派将辩证法理解为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确立的在诸范畴内在关联的体系中去理解总体的“体系辩证法”。这一方法的确立,与新辩证法学派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共时性理解密切相关。在叙述经济范畴价值形式转变的过程中,新辩证法学派的体系辩证法进一步被转换为价值形式辩证法,它被分别按照“同构性”和“发展性”两条不同的路径加以阐释,前者侧重于阐发黑格尔概念总体和马克思资本总体在本体论层面的同构性,后者则侧重于阐发马克思在社会理论层面如何具体发展并应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总的来说,新辩证法学派在运用体系辩证法解读《资本论》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理解,还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理论贡献。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批判性反思。

    2025年04期 v.27;No.142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中国自主数字法治理论研究

  • 网络直播数据财产权益司法保护的困境及出路

    谢晶;田萌;董雅兰;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网络直播数据财产权益保护与数字法治建设紧密关联。鉴于网络直播数据的复合性、动态性及权益主体的复杂性,传统数据权益保护路径难以充分发挥效用。当前,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为主导的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需秉持“安全优先、合理互通”的司法理念,通过完善法律规范框架、健全分层确权机制、优化举证责任规则及建构动态裁判模型平衡数据安全与流通。最终推动网络直播数据财产权益保护与数字生产创新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5年04期 v.27;No.142 29-3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豁免例外保障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的问题与应对

    徐昕;张辰因;

    我国《外国国家豁免法》从传统的绝对豁免立场转向有限豁免立场,这为我国应对他国针对跨境数据流动行使长臂管辖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该法提供的豁免例外在适用于数据领域时存在缺乏对数据商业活动和数据侵权行为的明确界定等问题,这为未来的司法适用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下,面对数据管辖权争端加剧的形势,须积极利用《外国国家豁免法》保障数据流动安全。针对商业例外,应明晰商业数据内涵,配套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商业行为的认定标准以“性质说”为优先,以“目的说”为辅助,扩大“直接影响”界定范围,细化商业数据的出境前管理。针对侵权例外,应明确个人数据在法律上享有的权益,扩展侵权行为地的认定;需推动数据侵权损害赔偿可视化,保障个体遭受的非财产性权益损失享有诉讼权。

    2025年04期 v.27;No.142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论行政自动执法“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适用

    许峭;

    行政自动执法在实践中普及的程度逐渐提高。理论上,自动执法可以区分为全自动执法与半自动执法,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执法算法不透明、执法机关对技术高度依赖等因素,半自动执法逐步异化为全自动执法。这削弱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益,同时导致自动执法错误率与道德成本上升。自动执法异化的底层逻辑在于行政执法中效能价值与公正价值的博弈。现有观点多主张在自动执法程序中嵌入陈述申辩环节来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权益,但这既难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权益,也削弱了行政自动执法的效率优势。因此需推动从“事前预防”向“事后救济”的范式转型,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自动执法行为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提高行政自动执法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不仅符合我国司法审查标准的适用趋势,还能通过司法机制倒逼减少自动执法错误率与道德风险,进而缓和效能价值与公正价值之间的张力。

    2025年04期 v.27;No.142 49-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法治新观察

  • 论多重保理规则的适用边界

    柳成荫;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五十条的“通知优先”规则与《民法典》第七百六十八条的多重保理规则,共同构成了债权多重转让顺位确定规则的双轨制体系。“通知优先”规则因对债权受让人保护不足,不宜直接作为一般性规则适用于保理以外的债权转让类型。因此,有必要通过“参照适用”的方法,拓展多重保理规则的适用边界。同时,“参照适用”并非“全有或全无”的法律适用过程,在部分相似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对目标法条的部分参照。基于此,需以一般债权转让与保理的相似性为基础,从金钱属性、商事性质及担保功能等维度对债权类型化,进而根据相似程度决定全部或部分参照适用,以充分发挥多重保理规则的体系价值。

    2025年04期 v.27;No.142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经济学·管理学_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数字生产率悖论”的视角

    周红根;乔宪玲;李欣先;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核心与支柱,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也是推动数字和实体深度融合的纽带和体现。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测度2015—2021年省域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匹配样本期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同样存在索洛悖论。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各类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破解“数字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赋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时,会通过发行地方债务弥补预算赤字,挤压企业有限信贷资源,增大企业融资约束,抑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大企业和高市场势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未来,应夯实新基建底座、整合数字基建与企业内部资源、聚焦财源建设与投融资方式创新,并为企业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2025年04期 v.27;No.142 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强度-内容”视域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主题演化研究

    侯艳辉;赵文静;王家坤;

    为分析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主题分布及其演化路径,有效揭示政策主题变迁趋势,把握政策主题演化深层机制,为政策制定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收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运用LDA模型识别政策文本主题及其关键词;构建融合多特征的主题强度表征模型,分析主题强度演化情况;利用Word2Vec模型获取主题关键词最相似词集合,分析主题内容演化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主要有三大惠民工程建设、均等化配置、建设与保障管理和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四大主题,主题演化呈现阶段性变化、科学技术驱动、聚焦发展问题等特点。基于主题演化分析结果,未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积极响应公众数字文化需求,促进共建共享合作模式;聚焦发展问题与矛盾,缩小不同区域与群体间发展差距。

    2025年04期 v.27;No.142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经济学·管理学

  • 新发展格局下RCEP对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秦晓钰;张暖暖;曲越;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是中国推行制度型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作为面向日韩、辐射RCEP各国的桥头堡,有望与各成员之间形成更加密切的区域产业链合作关系。文章基于2010—2023年山东省与14个经济体的国别和行业数据,分析了RCEP对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RCEP的签订显著促进了山东省产业链升级,且促进作用会随着协议生效的国家或地区增加而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签订RCEP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需求属性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国家或地区,对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是促进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推力,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是促进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拉力,创新水平提高是推动山东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动力。研究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为山东省以RCEP推动产业链升级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山东省深化RCEP制度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04期 v.27;No.142 9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社会治理创新

  • 迈向网络强国的网络信息内容法律治理:框架、策略与体系

    赵丽莉;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亟需坚实的网络安全保障作为支撑。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信息内容爆炸式增长,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违法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网络恐怖主义等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危害隐私和信息安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有法律治理规则的适用性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应着眼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治理提出的新诉求,秉持法律治理动态平衡理念,立足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法律治理多维生态,深化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网格局;推进“体制之维”与“过程之维”多元协调;维系内容产业发展与安全遵从的结构平衡;促进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手段融合。

    2025年04期 v.27;No.142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