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 论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繁荣的社会条件

    李建军;程宇;

    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转向创新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战略诉求和政策主张。要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繁荣景象,需要解决大众对基本创新创业资源的可获得性问题,建设创新友好型社会,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跨界训练的平台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2016年02期 v.18;No.8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创新空间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喻佑斌;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预留并保护创新空间。创新的内部空间是创新者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的心理空间,在多大程度上挤压了创新的内部空间,就在多大程度上阻遏了创新者的创新意向和创新尝试。创新的个人或团队受到保护的、可以自由发挥的探究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条件、体制保障及评价-激励机制保障等等属于创新的直接外部空间,社会环境总的创新生态则是创新的间接外部空间。预留创新的内外空间是葆养少年创造力、塑造其创新型人格的重要前提,也是大学阶段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研究生的重要措施。

    2016年02期 v.18;No.86 7-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中介论视野中的印刷技术演进及其社会影响

    曹盛楠;王前;

    印刷技术是服务于文化传播和知识获取的技术。在从以纸张为载体向以数据为载体发展的过程中,印刷技术经历了工具化、机械化和数字化三个阶段,其在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强化。印刷技术的演进是人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而印刷技术的演进不仅在社会生活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人自身的存在方式、认知能力和情感活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技术中介论视角分析印刷技术的演进,不仅有助于对印刷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也有助于技术中介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016年02期 v.18;No.86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治新观察_“一带一路”战略法律问题研究

  • 营造良好涉外司法环境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跨境上市纠纷法律适用为中心

    郭玉军;司文;

    日益增多的跨境上市纠纷,因其专业性和复杂性,为涉外商事裁判带来挑战。通过对有关VIE和VAM协议数个案例的研究,从法律适用角度,提出司法要保持审慎态度,不能将类似协议一概认定为无效。要准确适用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共政策,充分尊重商事交易规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裁判者要具有包容性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不断丰富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当事人尽量选择仲裁方式解决有关纠纷;学者要加强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16年02期 v.18;No.86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国际铁路运输公约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性

    莫世健;陈石;

    按照《一带一路愿景》构想,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将通过贯穿欧亚非大陆的陆地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铁路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相关经济走廊的基本手段,与海上丝绸之路一起构成中国建设和实施中欧和中亚不同经济通道的基本手段之一。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铁路网使中国铁路运输高度国际化的同时构成了对中国现行的国际铁路运输规则体系的挑战。中国只加入了《国际货协》规则体系,而没有加入适用范围和影响力更广的《国际铁路运输公约》,即CIM规则体系。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铁路运输规则体系,现有体系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铁路法》为基础、辅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构成的。这些国内法体系当然无法应对以国际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带一路"铁路运输所引起的各类法律问题。因此,中国在发展"一带一路"铁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多边和双边国际铁路运输规则体系参与和构建的步伐,以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

    2016年02期 v.18;No.86 28-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投资涉税仲裁与间接征收

    兰兰;

    随着国际投资仲裁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ICSID管辖权扩大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涉及到了税收问题。涉税投资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涉税争议是否构成间接征收。虽然目前国际投资领域对间接征收问题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专门针对涉税投资争议是否构成间接征收问题的研究则少有涉足。国际投资涉税仲裁案件大多与东道国所实施或改变原有税收政策是否构成间接征收问题有关。对该问题的正确界定,既关乎投资东道国税收主权的正常行使,又对保护海外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两者权益之间进行有效平衡,是国际投资涉税仲裁的焦点所在。单一效果原则或单一目的原则都未免有失偏颇,兼顾双方利益的比例原则受到晚近国际投资涉税仲裁的青睐。无论是作为国际投资的东道国一方,抑或是外国投资者一方,在国际投资交往中均可以此为鉴协调相互关系并维护自身权益。

    2016年02期 v.18;No.86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山东省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洪伟;杨彩丽;陶敏;

    通过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340名公交公司及充换电站从业人员和政府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了技术标准与研发、电站运营效率、基础设施、电池性能和产业政策5个因子,构建影响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验证各因子对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电站运营效率、基础设施、电池性能对纯电动公交车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标准与研发对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电站运营效率和电池性能间接影响其发展,产业政策通过基础设施和电站运营效率间接影响纯电动公交发展。这些研究结论也反映了我国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的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

    2016年02期 v.18;No.86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城市化与区域经济格局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赵晓燕;刘文宝;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法设计了地区间空间相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在ESDA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各城市化因素对区域经济格局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88.2353%的地市处于高-高、低-低聚集状态;整体上城镇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临沂、泰安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公路交通运输、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产业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环境污染制约经济发展。今后要有序有步骤的分层实施农业人口转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统筹经济与环境、交通、信息产业的关系,稳步推进山东省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2016年02期 v.18;No.86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知识产权运营

  • 中国制造业专利产出与营业收入的协整分析

    周衍平;邵颖楠;

    以2003-2013年我国制造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专利产出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专利申请量每增加1%,营业收入将增加0.7677%,说明技术创新对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专利申请和经济增长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未来必须以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通过加速专利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后发优势。

    2016年02期 v.18;No.8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品种权质押融资风险及防范措施

    陈会英;庄昕;

    在对植物品种权质押融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品种权具有权属性、登记生效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品种权质押融资流程及相关影响因素,概括归纳植物品种权质押融资的法律风险、评估风险、经营风险、变现风险,并对其成因进了分析。据此提出未来应从不同层面进行风险防范,即制定完善植物品种权相关政策法规、加快植物品种权评估机构的建立、创立风险担保基金及引入第三方担保以及设立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

    2016年02期 v.18;No.86 6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创新情境下的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超;周衍平;

    植物新品种权是一种涉及育种者权利的特殊知识产权。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阐述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及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发现目前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范围有待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植物新品种保护结构单一和区域性过度集中,且植物新品种研发和保护集中于科研院所和大型种业企业。未来应完善和创新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建设、创新和拓展植物新品种保护机制、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创新植物新品种研发推广模式,并不断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宣传推广。

    2016年02期 v.18;No.8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哲学·史学·文学

  • 试论正义观的古今之变——基于柏拉图与罗尔斯的一种分析

    高山奎;刘艳;

    站在古今自由民主制的两端,柏拉图与罗尔斯分别提出了最佳政制(best regime)和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两种正义观,从价值应然和制度设计两个层面对最佳生活方式和秩序良好社会进行了哲学和政治的探究。二者的探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更多地彰显出理论的不同:如颠覆既存政体与立基于自由民主制;强调义务的绝对服从与突显基本自由的优先;人性之不平等为前提与追求最大的平等效应;智慧优先于同意与同意优先于智慧,等等。因此,廓清二者的异同及其缘由,诊断它们的优长与不足,对我们辨识公平正义的价值之维与制度硬核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文明构建、结构调整和政制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6年02期 v.18;No.86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古代冬至观念与乐律学发展的哲理趋向

    邓东;

    乐律学在感性直观的萌发阶段,其音阶排列规则已蕴涵音高之间的数理关系,也蕴涵着一定的数理抽象及律历对应的哲理趋向。战国以后,乐律与历法以多种哲学文化学说为中介,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其中生律次序与岁时次序、卦爻消长次序的对应,体现着终而复始、阴极阳生的冬至特性。

    2016年02期 v.18;No.86 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卫中亮;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以及媒介素养动态与静态形式的心理结构,并着重分析了静态心理结构的四个维度:接触媒介、认识媒介、评估媒介和使用媒介,且四个维度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高校改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在于,依据媒介素养的心理结构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使其更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恰当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媒介教育;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选择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2016年02期 v.18;No.86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现代教育新理念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探析

    刘殿金;

    从分析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在阐述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面向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学生的学习,二是教师的教学,其运行模式不仅决定着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而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构建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即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实现调控课堂教学质量的功能,从而达到质量评价的目的。

    2016年02期 v.18;No.86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与矫正研究

    王伟;贾红果;李勇;

    高校校园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生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是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大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矫正与防控是预防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这需要借鉴和利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方法。系统动力学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学科,适用于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研究,可以依据其建模方法和步骤建立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大学生不安全行为发生发展和成因,探寻深化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及大学生不安全行为防控的最佳路径。

    2016年02期 v.18;No.86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