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 邓小平的杰出科学家管理思想论纲

    陈仕伟;

    鉴于当时我国的特殊历史条件,邓小平自分管全国的科教工作后就一直特别关注中国杰出科学家成长以及进一步贡献重要科学知识这一一般规律性问题。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杰出科学家不仅是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科学家,而且还必须承担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职能。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选拔与培养基础在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而中国杰出科学家的成长与进一步贡献重要的科学知识根本在科研制度;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激励与规范科学研究事业。这些重要思想对杰出科学家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016年01期 v.18;No.8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技术专利法律原则的伦理分析进路——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视角

    杜珍媛;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技术、生物材料和胚胎干细胞技术作为专利主体引发的道德论争提示我们,专利法律规范不应是纯技术性规范,应含有伦理性的考量。以罗尔斯正义论为视角作为对生物技术专利法原则的伦理分析进路,可以得出三个原则,一是无伤害原则,即专利法施行的实际效果不得损害任何人的基本人权,不得贬损作为人类整体的生命尊严和任何个体的人格尊严;二是自由原则,即为保障每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自由,并避免被机会主义行为所利用成为阻碍后续研究的工具,发明创造的机会应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三是"惠顾最少受惠者"原则,即专利法应该尽可能促进所有人的实质平等;如果不得不做不平等的安排,则必须有利于最少受惠者。

    2016年01期 v.18;No.85 7-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一带一路”战略法律问题研究

  • 中国国际身份的调整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

    吴卡;

    "一带一路路线图"的出台,表明"一带一路"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的国际身份随之由主要追求自身发展的地区性大国正式向引领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兴世界大国转变。基于该身份调整,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力论"与"利益论"的物质维度,从"观念论"的智识维度以及从"正义与秩序论"的价值维度,结合相关国际法文件与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后表明,"一带一路路线图"具有深厚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基础,据此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作用、举措、观念和目标等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的重大策略。

    2016年01期 v.18;No.85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途径

    吴岚;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客观上也对我国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和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现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尚存缺乏专门立法规范、险种单一、针对性差等诸多不足,亟待从保险模式、合格投资者范围、险种及其覆盖风险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特殊风险以及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上述不足,应实施以双边投资协定为前提的"审保合一"模式,明确自然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格投资者地位,扩大征收险等现有险种的风险涵盖范围,及时设置相关特别险以及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设置特别服务机制等改善措施。

    2016年01期 v.18;No.85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当地含量之探析

    张泽忠;

    当地含量正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实质上是东道国维护自然资源经济主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方跨国公司开始视其为核心商业活动的一项战略问题。我国应对这一突起的当地含量课题的措施包括继续推进SSA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有机耦合我国援非机制与中资企业技能培训计划,中资企业制定与项目技术特点、当地产业相联系的当地含量计划和当地雇用计划,加强对当地员工的培训以及与其他利益攸关方合作等。

    2016年01期 v.18;No.85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基督教中的刑罚目的及其借鉴

    刘悦;

    基督教的教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主张等值的报应。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爱人如己的思想,主张通过严厉的刑罚换取上帝对世人的原罪及其他罪恶的饶恕,达到救赎、挽救的目的。然而,根据传统的刑罚理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报应、预防犯罪,缺少对犯罪人、被害人的关爱。借鉴等值报应、爱人如己的思想,现代意义上的刑罚应当树立多元利益妥协、恢复的目的思想。以此为基础,应当以必要、有效的刑罚换取犯罪人、被害人的理解与合作,改善传统刑罚的重刑观念,改善刑罚反应的机理。

    2016年01期 v.18;No.85 43-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哲学·历史·文学

  • 何谓启蒙:自康德至福柯的经典文本——新千年之启蒙再论(一)

    胡长兵;

    什么是启蒙?18世纪末以来,理论家们作了种种的解说。康德将其定义为理智的成熟;霍克海默认为它是自由与统治间的抉择;哈贝马斯则主张,启蒙是一项自由和解放的人道主义事业;按照福柯,启蒙却是一种永久批判的气质。在当今,启蒙的未来仍在人们的不懈阐释中。

    2016年01期 v.18;No.85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视角下的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研究

    王瑜贺;

    自其思想发表问世以来,对于马基雅维利观点的评价就存在褒贬不一的现象,反对者因其对君权的坚定拥护和对暴力权术的鼓吹而称之为"邪恶导师",支持者则因其首先将政治与道德分开而推崇他为"现代政治学之父"。尽管毁誉参半,但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以《君主论》《李维史论》和《曼陀罗》为依据,从综合视角审视,马基雅维利既从性恶论出发,主张统治者应兼具狐狸和狮子双重特性,也从现实主义出发赞扬人民的作用,主张自由和共和,还巧妙地借戏剧形式表达了为实现政治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看似相互矛盾,实则融合统一。

    2016年01期 v.18;No.85 56-6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煤炭成本管理研究

  • 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实证研究

    张咏梅;穆文娟;

    我国煤炭行业在历经了"黄金十年"后,煤炭需求持续处于低谷,大部分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加强成本管理是煤炭企业在危机中生存的必要手段,而对成本习性的准确认识则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选取2007-2014年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不同成本费用项目下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粘性的强弱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在煤炭形势较好的时期,营业成本粘性较强;管理费用较财务费用的成本粘性更强。未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企业长短期发展战略、预期未来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成本调整。

    2016年01期 v.18;No.85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煤炭生产企业完全成本构成及走势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徐伟;段治平;

    以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核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完全成本构成体系进行了分析,运用回归模型补全近12年中成本核算中未提取费用项,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成本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成本构成和走势进行分析,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进而预测其未来走势。采用Matlab函数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对安全成本、可持续发展成本、资源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进行逐项分析,得出山西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的未来走势,并指出未来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矿业权获取必须实行招拍挂;未来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权利金制度;强化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管理;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及规范安全成本使用以及社会成本核算与剥离等方面。

    2016年01期 v.18;No.85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煤矿材料成本全过程控制研究综述

    王爱华;杨慧宇;朱霖昊;

    面对我国经济进行深度结构调整、日益注重低碳环保、煤炭呈现出需求疲软的严峻形势,加强成本管控以提升利润空间成为煤矿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为煤矿材料成本全过程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支持。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煤矿材料成本的研究仅停留在总体控制方法、措施的简单阐释层面上,缺乏全过程详细完整具备操作性控制体系的设计,且缺乏从煤矿材料使用闭环系统前后各相关环节联系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的思路。

    2016年01期 v.18;No.85 80-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经济学·管理学

  • 新常态下青岛打造工业升级版的战略优势及路径选择

    吴净;

    新常态下,积极打造工业升级版将为青岛经济实现发展与升级的良性互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青岛工业经济在优质稳步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不均衡、工业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但青岛所具备的战略优势将为其工业实现蓝色跨越和高端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和难得的机遇。打造青岛工业升级版,应着重突出蓝色引领,构筑蓝色经济战略高地;实施创新驱动,重塑青岛工业转型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兴业态,抢占未来工业经济发展制高点。

    2016年01期 v.18;No.85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发展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助推效应——基于金融功能改善视角的分析

    魏霄;孟科学;

    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资金供给服务的完善程度,还间接作用于企业人力资本积累与对外学习能力,且彼此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同时促进资金供给服务的完善、企业人力资本有效积累与对外学习能力增强,进而助推出口产品复杂度提升。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规避信息不对称下的逆选择问题,带来本国企业生产水平提高,最终推动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提升。依据42个国家在1995—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分析发现,一国金融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会带动出口复杂度提升0.016个百分点;但是,金融发展水平对出口复杂度提升的助推效应发挥存在限制条件,只有满足成本-收益条件的金融发展才对出口复杂度提升具有正向影响。

    2016年01期 v.18;No.85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与隐性教育路径探究

    潘姗姗;张美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色,充分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倡导到践行的过程,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01期 v.18;No.8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研究

    林候;杨万红;

    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政治工程,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必须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把青春梦想和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通过对"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路径的研究发现,应通过新兴媒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同侪示范、亲情教育等六条主要途径,构建高校践行"中国梦"的多维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016年01期 v.18;No.8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就业视角的高校本科生诚信教育研究

    隋勇;秦波;

    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大学生的诚信遭到企业质疑成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诚信对解决当今社会就业难,实现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对于高校诚信教育方向的正确把握,应以诚信环境氛围营造为入手点,通过构建充满信任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实现对高校大学生诚信行为的有效引导;在营造诚信氛围的基础上,以学生个人价值提升为最终目标,以诚信标准构建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诚信行为的最终形成为诚信教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

    2016年01期 v.18;No.8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