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卡;
"一带一路路线图"的出台,表明"一带一路"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的国际身份随之由主要追求自身发展的地区性大国正式向引领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兴世界大国转变。基于该身份调整,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力论"与"利益论"的物质维度,从"观念论"的智识维度以及从"正义与秩序论"的价值维度,结合相关国际法文件与理论进行跨学科分析后表明,"一带一路路线图"具有深厚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基础,据此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作用、举措、观念和目标等各有侧重又相互作用的重大策略。
2016年01期 v.18;No.85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吴岚;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客观上也对我国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和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现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尚存缺乏专门立法规范、险种单一、针对性差等诸多不足,亟待从保险模式、合格投资者范围、险种及其覆盖风险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特殊风险以及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上述不足,应实施以双边投资协定为前提的"审保合一"模式,明确自然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格投资者地位,扩大征收险等现有险种的风险涵盖范围,及时设置相关特别险以及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设置特别服务机制等改善措施。
2016年01期 v.18;No.85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泽忠;
当地含量正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实质上是东道国维护自然资源经济主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方跨国公司开始视其为核心商业活动的一项战略问题。我国应对这一突起的当地含量课题的措施包括继续推进SSA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有机耦合我国援非机制与中资企业技能培训计划,中资企业制定与项目技术特点、当地产业相联系的当地含量计划和当地雇用计划,加强对当地员工的培训以及与其他利益攸关方合作等。
2016年01期 v.18;No.85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咏梅;穆文娟;
我国煤炭行业在历经了"黄金十年"后,煤炭需求持续处于低谷,大部分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加强成本管理是煤炭企业在危机中生存的必要手段,而对成本习性的准确认识则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选取2007-2014年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不同成本费用项目下成本粘性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粘性的强弱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在煤炭形势较好的时期,营业成本粘性较强;管理费用较财务费用的成本粘性更强。未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企业长短期发展战略、预期未来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成本调整。
2016年01期 v.18;No.85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徐伟;段治平;
以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完全成本核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完全成本构成体系进行了分析,运用回归模型补全近12年中成本核算中未提取费用项,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成本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成本构成和走势进行分析,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进而预测其未来走势。采用Matlab函数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对安全成本、可持续发展成本、资源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进行逐项分析,得出山西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的未来走势,并指出未来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矿业权获取必须实行招拍挂;未来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权利金制度;强化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管理;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及规范安全成本使用以及社会成本核算与剥离等方面。
2016年01期 v.18;No.85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华;杨慧宇;朱霖昊;
面对我国经济进行深度结构调整、日益注重低碳环保、煤炭呈现出需求疲软的严峻形势,加强成本管控以提升利润空间成为煤矿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为煤矿材料成本全过程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支持。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煤矿材料成本的研究仅停留在总体控制方法、措施的简单阐释层面上,缺乏全过程详细完整具备操作性控制体系的设计,且缺乏从煤矿材料使用闭环系统前后各相关环节联系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的思路。
2016年01期 v.18;No.85 80-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潘姗姗;张美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一个重要载体。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色,充分构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倡导到践行的过程,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6年01期 v.18;No.8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林候;杨万红;
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政治工程,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必须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把青春梦想和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通过对"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路径的研究发现,应通过新兴媒体、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同侪示范、亲情教育等六条主要途径,构建高校践行"中国梦"的多维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2016年01期 v.18;No.8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隋勇;秦波;
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大学生的诚信遭到企业质疑成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诚信对解决当今社会就业难,实现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对于高校诚信教育方向的正确把握,应以诚信环境氛围营造为入手点,通过构建充满信任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实现对高校大学生诚信行为的有效引导;在营造诚信氛围的基础上,以学生个人价值提升为最终目标,以诚信标准构建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诚信行为的最终形成为诚信教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
2016年01期 v.18;No.85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