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 真值函数与非真值函数的等值变换——一元算符逻辑理论五探

    万小龙;陈明益;冉奎;

    一元算符逻辑理论从一般方法论层面探寻非经典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关系。作为其初步的狭义函数相对论(STRF)基于函数相对性而提出专门针对二真值命题逻辑系统中一元非真值函数联结词与二元真值函数联结词的变换关系,其核心就是对"非真值函数与真值函数的等值变换"原理的发现与严密的经典定义。它不断借用了量子力学中对"不确定"的确定性的认识,所揭示的非真值函数在句法与语义上的两大特征分别有助于模态逻辑中的等值代换难题、多值逻辑中的非二值性难题等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中的非经典性问题回归其经典本性。

    2012年06期 v.14;No.67 1-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贝叶斯主义的主观性问题及其发展进路

    黄闪闪;

    贝叶斯主义在科学领域的成功运用,使其从特殊方法上升抽象为一般的归纳方法。虽然整体上并未影响其恰当性与实用性,贝叶斯方法论却存在以主观性为代表的局部问题。逻辑主义的主观性问题表现在无差别原则导致的悖论和不一致上;概率演算公理要求的可数可加性附带的信念不对称问题,以及意见收敛定理相关的条件化中的一致性问题,使得主观主义面临主观性诘难。为此,整体上借鉴主体交互解释、非帕斯卡概率逻辑以及认知科学成果进行调整与发展,贝叶斯主义仍是具有优势与发展前景的研究纲领。

    2012年06期 v.14;No.67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日本股份回购请求制度考察与借鉴

    黄晓林;

    当公司根据资本多数决原则做出的决议严重影响了异议股东的利益时,异议股东有权请求公司回购自己所持有的股份。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弥补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漏洞,防止控股股东滥用对公司的控制地位损害小股东的利益。日本《公司法》从这一立法目的出发,详细规定了回购请求权行使的实质要件、程序要件、回购价格等问题,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便于操作的保护异议股东退出公司的机制。与此相对,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则显得非常原则而简略,妨碍了该制度立法目的的实现,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立法思维加以完善。

    2012年06期 v.14;No.67 21-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权利分析

    谢慧;

    在现代权利的理论模型中,普遍性和平等性是其核心内容。然而,从现实中的权利现状来看,这种理论模型却是去除性别化的。权利的产生过程以及其中的关系其实只是根据人的一部分(男人)的需要而生成的,其生成基础是两性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这一事实以及人类对这一事实社会性的肯定。在社会建构过程中,形式意义上的权利实质上已经嵌入了性别因素,并在运行中使其"性沟"进一步合法化的。因此在对女性所享有的权利分析中,只有加入社会性别因素的考虑,才能使其更接近实质正义。

    2012年06期 v.14;No.67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公司法的联邦主义——进化的方向还是虚构的幻想

    吴飞飞;李欣;

    美国公司法的联邦主义立法结构形式,促成了其公司法的州际竞争格局,演绎了美国公司法的繁盛景象。在中国单一制的政治体制下,实行公司法立法结构上的地方分权有其前期的实践铺垫,多元化的公司法律制度供给主体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司法与商业社会的脱节现象,使公司法规则更具适应性品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2012年06期 v.14;No.67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制度执行力的衡量标准与影响因素——以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执行为例

    杨圣坤;李唐;

    制度执行力是指在制度已经确立的前提下,制度执行者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的能力和力度以及制度在被执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力。经济学的进路可以为如何衡量制度执行力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以此为切入点,以职务犯罪预防制度的执行为例,可以揭示出影响制度执行力的重要因素有:制度执行收益的可衡量性、制度执行机会成本、制度执行所需专业知识的学习成本、制度执行机构的行政组织成本。除此之外,利益因素对于制度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012年06期 v.14;No.67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恢复性刑事责任观念之倡导与本体展开

    孙道萃;

    恢复性刑事责任呼之欲出,恢复性司法理念是其深层根据,被害人主体性地位的复归是其直接动力,刑法契约精神是其价值载体。恢复性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归责依据、归责主体、归责要素、责任实现方式及恢复性司法程序等方面,均与传统刑事责任有所差异。恢复性司法理念暂时不能替代传统刑事司法,恢复性刑事责任亦无法超越刑事责任。恢复性刑事责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于:犯罪观更趋于科学化,刑罚观更贴近实践理性、契合刑事治理观的时代要求。

    2012年06期 v.14;No.67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哲学·历史·文学

  • 从虚构的“存在”到有限的“生存”:尼采生存学说的展开

    院成纯;

    存在问题在尼采那里构成了一个开端性的问题。其核心思想发端于对存在问题的追问,其最深层的观点都能回溯到存在问题。尼采论断:存在是一个空洞的虚构。由此,追寻存在的生存方式是消极生命状态的症候,作为语言学层面赋义活动产物的"存在"丝毫不相关于"自在存在",人的认识由于缺乏有效的方式而根本不能通达存在。尼采有意于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纯存在"中分离出"人的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将"虚构"的"存在"改造成"有限"的"生存",进而找寻生存的内在本性,最终将其归结为"生成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以此将存在问题的研究推进到生存论领域。尼采的"生成意志"学说彻底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元主义。

    2012年06期 v.14;No.67 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可能世界”及其问题

    郭喨;

    在克里普克那里,"跨界同一"与"本质"问题是等同的。克里普克预设了事物的本质,借以限制或者实现"可能世界"的可能性。他关于本质的论述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科学本位主义,甚至是严重的当代科学本位主义。克里普克的"本质"作为一种"到此为止"的本质,会导致"本质"消失的恶循环,即"克里普克循环"。其"同一"概念具有强烈的本质主义色彩,个体起源的充分非必要以及本质自身的不确定构成了"克里普克同一难题";从非本质的"样品"中提取出对象的本质是另一个难题,可以称之为"克里普克取样难题"。通过诉诸"本质"和"直指"解决个体跨界同一问题的路径是不能成立的,克里普克"可能世界"理论面临的困境为其缺陷的修正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2012年06期 v.14;No.67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制度路径分析

    李为君;王忠春;

    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制度的作用不可或缺。制度有着对于荣辱信息的知会功能和荣辱行为的奖惩功能,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式制度软化和良性非正式制度的边缘化导致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过程中制度功能的失调,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制度路径就是通过提升正式制度执行力和限制恶性非正式制度,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和践行。

    2012年06期 v.14;No.6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H股换股吸收合并回归境内A股资本市场模式探究

    宋常;陈晶;

    作为有别于传统的一种IPO创新模式,换股吸收合并实现回归,不仅使企业达到双重上市的目的,而且可以有效整合集团内部资源,解决同业竞争等诸多问题,以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H股换股吸收合并回归境内A股资本市场实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管理效率等基本效应,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审批程序复杂等尚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06期 v.14;No.67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对外援助中“软援助”探究

    宋衍涛;卫旋;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保证硬援助提供的前提下,开始更多的尝试软援助的运用,内容包括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其他新兴的非实体性援助方式。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进一步提高对软援助的认识度和自觉性,注重提升援外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同时,要丰富软援助实施方式,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对外援助,以此大力推动我国对外援助事业的发展。

    2012年06期 v.14;No.67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董瑛;王树玲;

    目前我国住房价格高,圈地、囤房、房地产投资投机问题严重,信贷、价格、政府供应等措施难以有效调控,而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对个人非经营性住房不征税,征税范围过窄且税种税率设计不合理,土地增值税税率过高,进而助推土地财政,导致政府调控失灵。对我国公民住房应实施全面征税,变土地财政为房地产税收财政,科学发展房地产产业,以彰显住房"居住"之本性。

    2012年06期 v.14;No.67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