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 弱对称性:人与非人行动者关系之辨正

    贺建芹;

    行动者网络理论首次关注到科学活动中所有的行动者,但由于过分强调非人与人的强对称性而陷入困境。它难以回答在坚持人与非人强对称的前提下,非人行动者的能动性何以实现。为此,或许就要对人与非人之间的强对称性做弱化处理,即在科学研究中保持对待人与非人元素的弱对称性态度,以此作为存在于传统科学观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强不对称性"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强对称性"态度之间的第三种选择。弱对称性承认人在科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但拒绝将这种中心地位绝对化;认同非人元素在科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但不主张将其与人类的能动性完全等同。

    2012年02期 v.14;No.6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物理科学形而上学基础的假定本质与公理表现——基于伯特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王海琴;

    伯特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历史地考察、批判地分析了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在伯特看来,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在根本上缺乏经验证明,也没有真正的逻辑自洽性,在根本上都是假定。源于近代人对自然控制和利用的需求,"自然和世界是数学的"观念居于中心地位。除了"上帝是一位宇宙机械师"的假定本质被揭示出来,其他要点则经由牛顿,以"公理"的形式表现出来。伯特对近代物理科学形而上学基础的解析,启发了当时的柯瓦雷、库恩等在内的诸多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

    2012年02期 v.14;No.63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管道效应的影响因子与理论解释

    杨丽;

    在科学界,对科学女性不公正的性别认知与对待,甚至职业上的隐性歧视,导致科学管道漏水,女性徘徊在科学边缘。科学具有男性气质的科学文化氛围使科学女性长期滞留于科学金字塔的底层,科学共同体中的优势累积与协作流动使科学女性群体处于劣势境况,同行评议过程中渗入的主观评定因素对科学女性产生微妙而又复杂的作用。对于科学管道效应,最具争议的解释是科学天赋的性别差异,最多涉及的是性别不均假设,而最为普遍的是认为婚姻与家庭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女性的科研成就与科研成果质量。为有效削弱科学管道效应,推动女性进入科学主流,需要进一步唤醒科学女性的平等意识,加强对女性从事科学活动的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

    2012年02期 v.14;No.63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突现·多元·交互:广义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齐磊磊;

    广义自然辩证法的"硬核"架构为自然观、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社会学。从本体论上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当代科学的自然观念,是有关自然的发展的观念,也是特殊形式的或曰以巨大历史感为基础的突现进化论和层级本体论。起始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即认识论上重视社会历史与实践作用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目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多学派的;着眼于科学中的社会与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的科学社会学,其永远的关注焦点是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从严格的学科意义而言,自然辩证法本质上具有哲学性质。从研究领域来看,其囊括范围可以更广。

    2012年02期 v.14;No.63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加拿大《气候变化责任法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冷罗生;时芸芸;

    2010年5月,加拿大众议院通过了《气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案充分考虑了气候变化的时间性和持续性,明确了减排目标,强化了政府的职责,强调了公众参与。不过,该法案也存在用语模糊,内容简单、欠缺操作性,配套措施不具体等不足。尽管该法案最终未获参议院通过,但仍值得我国立法时学习与借鉴。我国在立法时应明确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创设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融资和创新技术机制,明确区分不同的违法类型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发挥其应有的威慑与惩戒效果。

    2012年02期 v.14;No.63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信访之司法终局的实证考察与分析

    李勇;张军锋;

    信访被认为是当前司法境况下不得不为的制度,但它是否能够使社会变得更加公正,这一直是个引发争论的问题。我们实证考察的结果是,"自爱"是人的本性,即使司法公正,只要有持续的制度供给,上访就不可避免。当前的信访制度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诉求,反而使社会处于不稳定中。若解决当下问题,切实维护公民权益,必须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使司法成为信访的终局程序,并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2012年02期 v.14;No.63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调解协议之强制执行力探析

    周健宇;

    行政调解作为诉讼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法形成的行政调解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从而导致了权利人诉累增加,义务人违约成本低廉,行政、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行政机关专业技术优势无法发挥等问题。从政治传统、文化传统的视角看,行政调解协议应具备可申请强制执行的应然效力。赋予行政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应在司法解释、法律法规中逐步完善。

    2012年02期 v.14;No.63 43-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处罚法上的便宜原则

    崔文俊;

    便宜原则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上并无明文的依据,但在行政实务中却不乏采用。基于合理行政的要求,在行政处罚法上应当承认便宜原则。便宜原则作为法定原则的一种补充,应仅于特殊情形下适用。由于便宜原则授予了行政机关更加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其在适用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在将来修订行政处罚法时,有必要对便宜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

    2012年02期 v.14;No.63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学分析

    魏汉涛;

    犯罪学研究表明,缺陷人格是导致犯罪的重要根源。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留守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畸形的家庭结构使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扭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又严重异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关键环节的缺陷,使留守青少年更易形成缺陷人格,成为潜在的犯罪人。因此,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性回归,是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当务之急。

    2012年02期 v.14;No.63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哲学·历史·文学

  • “辩者21事”之解读:分析性理性要与辩证理性相结合

    桂起权;

    名家学派特别注重"概念流动性"及其内涵的矛盾性,提出了以"辩者21事"为代表的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悖论性命题。"辩者21事"旨在揭示运动的内在矛盾性,讨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讨论生物演化,刻画理想化概念,以及围绕语言哲学问题展开并且涉及逻辑、认知过程与心灵哲学。所有涉及运动、变化的悖论性命题唯有运用微积分的辩证法思想,并且结合逻辑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其实,辩证法应当经受得起分析哲学家的批判性分析。在进行语义分析与逻辑分析的过程中,分析性理性与辩证理性有机结合,即能够正确解读所有相关悖论。

    2012年02期 v.14;No.63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巴赫型音乐对波普尔“客观知识”学说的影响

    何超;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在其客观性属性上,类似于超脱贝多芬的自我性、体现客观美感的巴赫型音乐。巴赫音乐音符与音符之间具有严谨又不失美感的客观秩序、不能被理性所摒弃的严密的数的逻辑构架,其客观性诉求与波普尔寻求超脱于主观、从而能够在客观形式中达到统一的知识类型——"客观知识"学说建构之间,存在发生学关联,直接导致波普尔对世界2与世界3的区分。巴赫型音乐对于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深刻影响,为音乐与科学、哲学之间的彼此通约,提供了典型的个案。

    2012年02期 v.14;No.6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行政制度的变革悖论及其破解

    郑中华;王战军;刘春惠;

    中国行政制度变革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以博弈论为工具分析悖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制度变革的深入,其初期所具备的帕累托改进特性正在逐渐消失,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在缺乏有效外部制约的背景下,利益非中性的政府推动行政制度变革的动力也在弱化,变革悖论使得制度转型面临着低效锁定的风险。破解悖论的唯一途径在于培育公民社会,形成一种对分散的个体需求进行集结和表达的有效机制,通过确保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和制衡将会使良性制度变革成为不可逆的社会过程。

    2012年02期 v.14;No.6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青岛市高技术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王新华;赵士玉;张建刚;

    应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青岛市高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青岛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两大产业基础较好,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但缺乏竞争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全国同行业中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未来发展应以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海洋与生物制品新兴产业为重点。

    2012年02期 v.14;No.63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突破社区治理困境:社区NGO——社会资本视角的阐释

    吴东民;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是中国社区建设所依仗的三大结构性力量,积习而成的"两头强,中间弱"的态势呼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当前中国社区建设正处于发展中的瓶颈期,治理主体单一、信任缺失、互惠失范,理性选择范式在解释社区NGO的治理功效上缺乏文化与微观层面的考量,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框架,而社会资本理论中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信条——信任、互惠、合作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为社区NGO治理的合理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范式。

    2012年02期 v.14;No.6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秦正为;秦正良;

    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必须深化学籍制度的改革,继续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深化课程设置的改革,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深化教材编写的改革,要体现知识性、思想性、探索性、灵活性;深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务实性、开放性、创造性和师生平等原则;深化考核方式的改革,对知识的掌握、社会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核;深化环境文化的改革,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2年02期 v.14;No.63 90-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工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调研与探索

    胡效东;李学华;初振云;王吉岱;刘培超;

    工程训练主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层次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情况,高校管理模式分为教学科研型、教学生产型和管理教学型三大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主要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点,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工程训练管理和教学模式,强化工程训练,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2年02期 v.14;No.63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