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中华;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平等"观念只是一种历史的规定,并未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其是否过时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平等"说到底只是一个前共产主义的概念。当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的异化被历史地扬弃、财富的尺度发生历史性的改变之际,使"平等"和"不平等"及其关系成为问题的问题域本身便被历史地超越和辩证地扬弃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平等"问题所采取的运思方式是"历史地思",马克思总是寻求问题本身赖以成立的人的存在论根源、在历史的超越中把握未来的可能性、致力于解构和颠覆使问题赖以成立的条件本身。在"历史地思"的运思方式中,逻辑的完备性只能被归结为历史的辩证法或实践的辩证法。
2011年05期 v.13;No.60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1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尚文华;
正是对于先验统觉的追问,康德不仅完成了其认识论方面的奠基,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追问。从海德格尔存在论维度解释康德的判断理论,即海德格尔发现康德在两种追问"思-在"共属一体意义差异的关联点上。康德先验逻辑对于形式逻辑的代替,使其判断理论关联主体与客体,分析判断以同一律或者矛盾律说明主词或客体自身,而综合判断是超出于单纯客体概念之外的扩充经验性知识的判断。分析判断对应的客体是由纯粹综合综合那些完全独立于任何感性直观的先天杂多而给出的客体,而先天综合判断对应的客体是由纯粹综合综合那些并非完全独立于一切感性直观的一般现象杂多而给出的客体。
2011年05期 v.13;No.60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吕晓潇;
《珀涅罗珀记》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智慧与"神话之光"在反讽这面多棱镜上的折射与辉映。正是借助于既具颠覆性又兼包容性的反讽,阿特伍德得以实践其"拆"与"织"的技艺。"阿特伍德之网"织进了女人间的友爱、嫉妒和背叛,织进了女性对男性强权的控诉,也织进了阿特伍德对过去的洞察、对现代的反思。女性主体自我言说的颠覆力量在珀涅罗珀谐谑调侃式的语言中得以彰显,具有悲喜交融戏剧效果的情境反讽则凸显出《珀涅罗珀记》关注女性生存与发展的主题意旨,而对照性反讽图式解构了逻格斯中心主义所弘扬的二元对立,揭示出充满悖论与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阿特伍德之网"悖论性地融"拆"与"织"于一体、解构与建构于一身,体现了阿特伍德在碎片中求完整、在断裂中求弥合的艺术诉求以及追求多元、消解权威、包容差异、和谐共存的寓意。
2011年05期 v.13;No.6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杨书文;薛立强;
省以下政府间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既有的研究形成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在纵向维度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纵向关系的结构、分权化、集权、利益博弈等主题。在横向维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心的是府际协调与冲突问题。当前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难点有:地方政府双重身份的矛盾;政府间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关系;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背景及发展方向。
2011年05期 v.13;No.60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侯志阳;孙琼如;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论、供给需求化、福利多元主义论、公共财政论、社会资本论以及乡村治理论等。这些研究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背景、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以及影响供给效果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同时,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深入探讨:加强农村优势服务资源的挖掘;加强服务输送过程的动态研究;加强服务可及性的研究;加强服务质量需要满足的研究。
2011年05期 v.13;No.60 73-7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权英;吴士健;刘新民;
家族企业权力传承既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同时也是家族财产、声誉和社会地位的传递,关系到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乃至生死存亡。在"子承父业"的主流模式下,家族企业必须对权力传承所涉及的继任者选择、继任者培养、权力交接的最优时机设计以及老一代家族企业主的退出等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为推动传承规划的顺利执行,家族企业还应在确保传承规划设计的正式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权力传承的协调机制,密切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并充分考虑到家族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13;No.6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丹;
行政许可类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依法排除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以及利益均衡原则。依据上述原则逐一分析行政许可类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范围、依申请公开范围和排除范围,重点界定行政许可领域中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严格限制其他排除事项的设定,以实现保障知情权、促进依法行政的行政许可信息公开目的。
2011年05期 v.13;No.60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陆岷峰;张玉洁;
当前学者对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的重点领域有三种争论:科技创新重点论、金融创新重点论、科技与金融结合论。其中,科技创新重点论者有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之争,金融创新重点论者有融资渠道创新和科技金融体系创新之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可以在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确定以创新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为具体路径。
2011年05期 v.13;No.60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1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