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的跨学科研究

  • 再谈我国必须大幅度调整核能政策——必须重新评估和认真分析核能的发电成本与社会效益

    何祚庥;

    我国必须大幅度调整核能政策,因为还有一个被掩盖了的核能发电成本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必须将乏燃料的"后处理+嬗变+储存"等巨额支出打入成本。为妥善解决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次通过""热堆闭式循环"等不同的核政策。在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这一"安全隐患"未消除前,中国必须大幅度缩减"2020年核电占5%,2030年核电占10%"等既定目标,近期发展核电的目标是走向军用,走向大型海洋船舶动力,陆地核电站则放在海边或海上小岛。

    2011年04期 v.13;No.5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核电站决策中的科技专家:技治主义还是诚实代理人?

    肖显静;

    科技专家所拥有的核电站知识的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使得科技专家在核电站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知识的专业性失灵;科技专家所具有的"经济人"特征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科技专家在核电站的决策过程中存在立场中立性失灵。因此,在核电站风险评估与决策上的科学例外论以及随之采取技治主义的策略是错误的。在目前中国核电站的决策过程中,科技专家被工具化、空洞化和符号化,公众被遮蔽。只有给公众和科技专家充权,建立公众民主参与和专家独立咨询的政策体制,使科技专家走出科学例外论基点上的科学仲裁者以及为特殊利益集团辩护的观点辩护者的角色定位,作为公众观点的辩护者和政策选择的诚实代理人,才能形成科学、民主的核电站决策。

    2011年04期 v.13;No.59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核技术:张扬人性的工具“鸦片”

    郭元林;辛玮琰;

    应用核技术中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核武器技术和核电站技术。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过程发电,核武器则利用不可控核裂变过程产生爆炸。从这种意义上说,核电站是可控的"核武器"。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武器是毁灭人类的工具"鸦片";而作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核电站,是人类慢性自杀的工具"鸦片"。时至今日,核武器和核电站成为悬在人类头顶上的"利剑",核技术是最典型的张扬人性的工具"鸦片"。

    2011年04期 v.13;No.5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主持人语

  • 大有可为、任重道远的李约瑟研究

    王钱国忠;

    <正>颂我古兮不薄今,烛微知著为求真。辉煌七卷科学史,天下谁人不识君!———卢嘉锡这是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院士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文版序中的一首七绝,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及科学家对这位老朋友的真挚感情。

    2011年04期 v.13;No.59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大有可为、任重道远的李约瑟研究

  • 李约瑟的世界观及其东方情结

    王钱国忠;

    李约瑟的世界观驳杂多元,调和了各种矛盾与对立的思想,是基督教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新道家与儒家思想以及有机论思想的综合体。李约瑟一生不懈地谋求在科学与宗教、生物化学与形态学、宗教与社会主义、东方与西方之间架桥,这正是他在诸多方面取得硕果的根本原因。而酷爱东方文明、强调中国文化对人类进步的杰出贡献是李约瑟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他竭力抨击"西方中心论"的思想渊源。

    2011年04期 v.13;No.5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约瑟:伟大的建桥者

    董翔薇;董驹翔;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叙述以及提出"李约瑟难题"都未必是李约瑟学术工作的最后归宿,他最为关注的是在东西方之间"架桥"。李约瑟这种架桥、沟通工作和毫无偏见的探究,是解读《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李约瑟难题"的钥匙。作为一个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者,一个沟通中西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中西方的"建桥"者,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远远超出了科技史意义,而具有了强烈的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意义。

    2011年04期 v.13;No.5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科研不端治理与科研诚信建设研究

  • 波兰尼科研诚信建设思想探析

    钱振华;

    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是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波兰尼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思想,认为科学共同体存在着两种矛盾关系:其一,科学权威和普通科研工作者的协作与冲突关系;其二,科学传统与科学创新的矛盾关系。波兰尼通过对"科学共同体"自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两种方案的设定,来达到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从而实现维护科学健康发展的目的。

    2011年04期 v.13;No.59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制度——以《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准则》为核心的探讨

    唐伟华;王国骞;

    作为澳大利亚国内最重要的国家科学基金机构,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已经构建起一套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对处理机制,包含一系列实体性法律标准及程序规定,涉及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一般性程序、法律责任、违法者权利保护、程序公平等问题,其中包含着可为我国有关立法所借鉴的有益经验。

    2011年04期 v.13;No.59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对策

  • 高校学术不端的法行为控制研究——以版权保护的技术化为进路

    芦琦;

    尽管在跨学科的理论交集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观察,但行为法学对学术不端现象与行为的关注,已探入到认知语义学的范畴。在各种不确定的话语场景背后,浮现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生成路径:从小众化的学术圈走向大众化的社会场、从自发性的个体行为走向职业化的集体行动、从学术的道德瑕疵走向知识的法律变节。以守为攻的学术不端检测机制与以退为进的版权保护进路的和合并进,将是国内高校学术不端法行为控制的不二选择。

    2011年04期 v.13;No.59 4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

    李玉香;邓利敏;

    目前,学术界频现科研不诚信现象。对比"学术失范行为""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等概念,采用"科研不端行为"的说法更为贴切。我国对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立法处于各部门规范遍地开花、规范不统一的局面,在借鉴美国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有必要在《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处罚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专门机构,加强诚信建设,并将一些严重科研不端行为列入刑法规制。

    2011年04期 v.13;No.59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科研不端行为的刑法规制

    陈琳琳;

    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的泛滥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科研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开始运用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入罪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科研不端行为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科研不端行为入罪应当坚持"严而不厉、宽严适度"的刑事政策,置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在本类罪中,应少适用短期自由刑,由罚金刑来替代,并且要完善资格刑。

    2011年04期 v.13;No.59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中外中小企业法律定位变迁的比较与启示

    王学忠;崔萍;

    受中小企业理论变化的影响,国外中小企业经历了从法律抑制或自由放任到法律促进的发展过程。我国中小企业法律定位变化因所有制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不仅要实行市场准入公平,还要限制行业垄断行为,营造真正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仅要进一步细化政策法规,使之更具操作性来约束政府行为,还要通过增强政策法规制定的民主性来保证政策法规制定的科学性,以提高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最后还要消除所有制歧视,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

    2011年04期 v.13;No.59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国家资助科技项目中第三方参与人的知识产权利益配置

    施建辉;樊静;胡朝阳;

    随着科技创新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以及科技研发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不断加强,许多企业、事业单位等主体作为第三方通过联合资助、合作研发或转委托等方式参与到国家各级各类财政资助科技项目中。为完善国家资助科技项目研发与投资行为,必须合理配置和正确维护第三方参与人的知识产权利益。具体而言,要科学恰当地界定第三方的范围及种类、深入具体地分析第三方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不同种类的第三方之间并妥善解决其利益冲突,同时当其权利配置在合同优先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建立完备的合同监管制度并提供有效法律救济措施。

    2011年04期 v.13;No.59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村委会选举中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以江西浩源村村委会为视角

    李耀杰;

    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具有提高候选人参选的主动性、简化选举程序、提升选民投票热情和选票质量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海选提名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浩源村的试点展现了自荐提名模式的优势,且该模式并未妨碍选民的直接提名权,有必要在更多的地区逐步推广。但在今后的实践中需注意:自荐人的资格只宜设置引导性条件,自荐人资料的公开要经本人同意,自荐人过多时应通过全体选民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

    2011年04期 v.13;No.59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潘晓惠;陆岷峰;

    金融海啸过后,欧元区各国先后暴露出严重的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受到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的作用而愈演愈烈,引发了全球赤字潮、影响了各国对外贸易及金融市场的效率,放缓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就中国而言,此次债务危机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导致外汇资产大量蒸发,同时还有热钱的涌入。因此,中国应在借鉴各国政府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遏制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1年04期 v.13;No.59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看我国高教宏观管理改革的过程与特点

    马勇;丁里里;

    从20世纪80年代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到90年代的"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再到本世纪初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显示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强势话语的流变过程。其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在逐步转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包二统"到90年代的"条块分割的弊端明显",再到本世纪初的"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问题话语的流变过程与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扩大高校自主权"到90年代的"八字方针",再到本世纪初的"发展中介组织、加强教育评估",可以揭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对策话语的流变过程与特点。

    2011年04期 v.13;No.59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