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佰莲;
托马斯·库恩视科学为科学家团体从事的活动,仅仅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科学发现和科学革命的逻辑和历史,科学的发展被看作完全靠信仰推动的过程,过分夸大了科学共同体的直觉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否认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作用,而走向直觉主义的科学本质观;以科学理论的可错性否定存在评价理论的客观标准,走向约定主义的标准观;撇开科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科学历史的考察仅仅从社会学、解释学上去理解,没有结合认识论的分析,致使将科学家的行为与科学家的认识混淆起来,以此否认科学理论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否认科学是朝向真理的累积进步事业,走向了实用主义的科学进步观。
2010年06期 v.12;No.5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董翔薇;董驹翔;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面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严重不协调,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自然辩证法学科在这一领域既有学术责任,又有条件去提倡并通过学术研究进行交融和沟通工作,应自觉地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双赢和交融作为学科的学术责任与努力实现的目标。
2010年06期 v.12;No.5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曾胜珍;
电脑的广泛使用与网际网路的便捷,使得以电脑软体程式设计申请专利成为专利权人确保其权益的积极做法。对于保障电脑程式中的设计程序,除专利法外更可运用著作权法。探讨电脑软体程式与专利法暨电脑软体程式与著作权法的关联及软体使用契约与实务之间的运用,皆能提供以专利法或著作权法保障电脑软体的具体建议。
2010年06期 v.12;No.55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叶再兴;
针对劳动生活中的艾滋病问题,澳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实现了雇员保护的立法理念,兼顾了雇主和利害第三人利益,但升级后的《劳动关系法》在很多具体的制度上还无法实现对劳动生活的全面保护。尤其是,集体合同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集体劳动合同签订主体的法律地位、合同的作用方式和效力、集体合同与个别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不明确。这些问题既不利于法律体系的构建,也不利于法律实务的解决,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地维护雇员之合法利益,澳门劳动法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010年06期 v.12;No.55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董邦俊;
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中的重要制度,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犹豫制度发展缓慢,需要对其进行反思。重塑我国刑事犹豫制度是刑事司法文明发展的要求。需要从警察微罪处分、暂缓起诉、宣告犹豫、执行犹豫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刑事犹豫制度进行合理构架,以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2010年06期 v.12;No.55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冯之东;
在当下中国,"大调解"机制的建构呈现出高歌猛进之态势;而其中的行政调解制度供求却处于失衡状态。既有的行政调解理论研究滞后,无助于改变这一现状。"制度供求均衡"在行政调解制度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有助于实现制度供给对制度需求的有效回应,并最终达致制度供求的均衡。
2010年06期 v.12;No.55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立刚;
信访权利是宪法上公民的监督权,信访制度是保障公民实现其监督权的一项制度,并没有也无力承担权利救济、纠纷解决的功能。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就在于其功能的异化,原有的监督功能被弱化,本不具有的权利救济功能却被强化,甚至有代替司法救济成为权利救济主渠道的趋势。因此,要使信访制度的困境得以求解,宪政框架内两条变革思路必须同时并举:一是强化信访制度的监督功能,二是剥离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
2010年06期 v.12;No.55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