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

  • 技术转移的新局面和组织间的课题——迎接TLO时代

    小林达也;张明国;

    2010年03期 v.12;No.5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兴起

    李章印;

    近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使得"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等可以纳入"科学哲学"之中,传统科学哲学所面临的学理困境以及现象学的强大影响已促成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兴起。包含着"技术哲学"和"工程哲学"的现象学科学哲学通过其独特的解构、指引和构造方法,超越纯粹的认识论—方法论层面,从生存论—存在论的角度探讨关于科学的种种哲学问题。现象学科学哲学已然形成一定的声势,但其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厚重的原创性研究。

    2010年03期 v.12;No.52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西学东渐与中国科学观的近代化进程——薛凤祚篇

  • 清静啸孤鸿 寂寞待知音——大背景下薛凤祚对天文历算的贡献与评价(上)

    刘孝贤;

    作为西学东渐时期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者和欧洲科学文明的传播者,薛凤祚的学术观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态度与方式等,都与时代相关联。薛凤祚师从来华传教士学习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和历算方法,囿于来华传教士的学术观点和宗教立场,在信息来源受限的情况下,他是那个时代接受并理解欧洲天文学和历算知识最积极、最深刻、最彻底的中国学者。在明末清初科学和社会的现实背景下,就天文知识和历算方法的译介和著述来说,薛凤祚已经做出了时代所允许的最大努力和贡献,因而能做到与欧洲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保持几乎同步的水准。薛凤祚应该得到历史的积极评价和后代人的尊敬,后人在回首历史人物的功绩时,应当考虑历史大背景下的局限性,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时代,同时也尊重历史人物,不能对前辈学者有超越时代限制的企求。

    2010年03期 v.12;No.52 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会通 天人相应——薛凤祚引进西方占星术面面观

    聂清香;翟英伯;

    引进西方占星术并与中国古代占星术会通,是薛凤祚《历学会通》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天文学和占星术还没有完全分离的明末清初,薛凤祚在引进西方天文学的同时带进占星术的内容是不足为怪的。薛凤祚不赞成一般占卜者信奉的"天人感应",他研究占星术的思想基础是"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这在当时是一种由神学向科学靠拢的进步。从天文学角度看,薛凤祚认为西方占星术比中国的有理,但亦指明"不可以为是也"。虽然如此,但"为益世教,未尝无也"。薛凤祚对占星术的认识是辩证的,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薛凤祚在《历学会通》中完成了占星术的中西会通。

    2010年03期 v.12;No.52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竞争法于电力产业之适用——以台湾为例

    林克敬;

    台湾从1995年进行电力改革,如开放民间设立电厂,制造竞争环境,引进竞争机制。但是,台湾电力产业改革路途中面临阻力——《电业法》的大幅度的修订未能顺利完成。针对产业经济之竞争,台湾于1991年已制定一部竞争法,在具有竞争机制的《电业法》未通过前,现行的竞争法可否适用于电力产业可能产生争议。从德国电力自由化之经验得知,竞争法豁免之明确规定可以避免该法与电业法之冲突。

    2010年03期 v.12;No.52 38-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涉刑信访的现实困境与诉讼解决路径

    周长军;裴振宇;

    涉刑信访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或者审结后,当事人或其亲属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向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提出申诉的行为。涉刑信访是当下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司法的难题。涉刑信访加剧了行政权的肥大化及其对司法权的挤压态势,同时也削弱了司法权威,损害了程序安定,使法院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一怪圈的合理化解,端赖于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和回归诉讼程序的涉刑信访终结机制之构建等多方面的建设性举措。

    2010年03期 v.12;No.5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排污标准抑或水质标准?——《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手段的反思与重构

    刘超;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历经修订,但其对于水污染的控制手段却一直延循以技术为基础的排污标准。这种手段在内在机理与外显制度上难以实现预期立法目的,它实施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是一种列举而非概括的控制手段,难免顾此失彼。故此,我们的立法修订不能止步于反思和完善具体制度和机制,更要反思《水污染防治法》的控制手段,重视以水质目标为标准的控制手段,并进行相应具体制度的构建。制度构建中应注重水质标准体系的立体化、灵活性和立法上的兼容性。

    2010年03期 v.12;No.5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美国和欧盟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策略

    高升;

    为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美国和欧盟采用了立法促进、经济激励以及行业规范等方式,不仅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相关立法和政策中有较好的体现,政府提供的经济激励措施也为这一新兴建筑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强大动力。相应地,激励措施的采用以及行业组织的自我规范也促进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广泛采纳和完善。美国和欧盟的经验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0年03期 v.12;No.52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29 ]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气候变化法律研究

  • 2012年后CDM走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蒋小翼;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CDM项目最大的受益国,但是国际社会对CDM的运行及作用存在诸多质疑。与此同时,随着第一个京都承诺期期满的临近,国际社会展开了2012年后气候协议的协商和谈判,其中也针对CDM进行了若干调整。根据现有的发展状况,CDM可能具有在2012年后加以延续、重新定位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发展趋势。该发展趋势一方面会完善其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CDM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从长远来看,CDM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2010年03期 v.12;No.52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评介

    兰花;

    作为世界上首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内立法,英国2008年《气候变化法》为减排目标的实现确立了经济上可行的路径,它将削减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相结合,并从制度、程序和机构方面作出了规范。这既有助于实现其减排目标,又彰显其在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方面的领导力。在我国面临的碳排放控制与削减压力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该法为我国探索如何兼顾碳排放管理与发展经济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2010年03期 v.12;No.52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国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更替问题研究综述

    吴士健;刘新民;王垒;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对高管更替的原因、继任者来源及高管更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也存在对我国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性考虑不足、继任者特性和更替时机研究缺失等问题。基于我国国情的股权集中型企业高管更替机理研究,继任者特性及其与企业生命周期、行业发展状况等的匹配研究,最佳更替时机选择研究等应成为今后该领域关注的重点。

    2010年03期 v.12;No.5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视角

    陆岷峰;葛虎;

    农村信贷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信贷的高风险、低收益,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和不完善的信贷市场,政府扶持力度的不足,以及金融机构在人才和产品上的投入相对较小。因此,必须从金融体制上对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贷产品供给、风险分散等角度进行突破,并在行政政策和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贷难问题。

    2010年03期 v.12;No.52 83-8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监狱劳动管理行为的性质

    彭涛;

    单纯的组织标准或者权力性质标准在认定职权行为性质的时候都存在问题,因此在分析监狱的职权行为性质时应结合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从我国的政策以及监狱行使权力的性质来看,监狱应当是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混合体,同时拥有行政权与司法权。判断监狱的行为性质的关键是该机关在行使什么权力。监狱对罪犯的劳动管理权是一种行政权,具有行政权所具有的执法性、主动性,不具有最终性的特性。

    2010年03期 v.12;No.52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教育行政的异化与归化

    杨克瑞;

    中国教育行政的过分膨胀及其权力的恶性发展,已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制度桎梏,然而,教育行政化的问题也并非简单一去了之,而应重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学术权力及其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力量,从而形成权力分化与监督相统一的现代教育体制。

    2010年03期 v.12;No.5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校园“黑话”探析

    韩登亮;

    目前大学校园里的"黑话"流行语俯拾皆是,并在学生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黑话"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群体内被普遍使用的话语方式,一般表现为口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各种媒体的催化作用下盛行的特定的词、短语等。由于"黑话"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呼吁社会及各高校应客观公正地审视大学生的非正常言语,建议社会、高校及大学生用理性思维正视"黑话",适当引导"亚语言现象",避免"黑话"冲刷规范语言。

    2010年03期 v.12;No.5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