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恒顺;张瑞祯;
陷入困境的信访制度必须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但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信访法治化必然会面临传统与未来、心理和法理等诸多矛盾的碰撞。信访法治化必须遵循中立、公正、统一、效能的原则,必须把实现权利救济作为信访第一要务,必须以专业化、程序化、规则化为目标重构信访制度,必须加强信访部门的职权。信访法治化应当从整合信访机构、重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强化司法权威等路径开始突破。
2009年06期 v.11;No.49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龙长海;尤丕琳;
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经历了从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刑法理论的转变过程。他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根据,从批判资本主义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缺陷入手,提出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该理论中,犯罪构成被看作是犯罪事实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该理论在苏俄刑法中的具体运用,犯罪构成成为苏俄刑法刑事责任认定的唯一根据,并最终促成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苏俄刑法中的确立。
2009年06期 v.11;No.49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建伟;夏敏;
美国普通法通过各州法院判例形成完善的董事知情权制度体系,这对于保障董事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公司治理机构中的重要一环。而我国公司法对此项重要制度一直是付之阙如,再加上我国公司普遍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很多相关制度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严重制约了相关公司治理机制的良好运行。因此,借鉴美国立法与司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践,完善我国董事知情权制度体系具有必要性。
2009年06期 v.11;No.49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纵博;郝爱军;
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后,不应继续享有自行以强制手段调查取证的权力,因为这种做法侵害了法院在案件起诉后的诉讼主导权,使公诉权失去制约,同时违背控辩平等原则,也无法保障审判阶段集中审理的实现。因此,必须在我国构建对公诉的证据进行审查的起诉审查程序,防止检察机关对不符合证据标准的案件提起公诉;同时禁止检察机关在起诉后自行强制取证,废除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机关可以在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的规定,而应赋予检察机关与当事人平等的调查证据申请权,将决定起诉后是否可以进行强制取证的权力交由法院行使。
2009年06期 v.11;No.49 33-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振;唐子艳;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程序模式的选择差异,蕴含着对相关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是否公平与公正。司法制度必须始终贯彻权益平衡保护的法治理念,才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我们应在对过于强调民权与情感处理模式进行法理反思的同时,以权益平衡保护为轴心塑造合理的刑民交叉案件解决司法程序。
2009年06期 v.11;No.49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赵敏;
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死后人工生殖问题。死后人工生殖对社会伦理及法律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保障子女权利原则、自我决定原则、生育责任大于生育自由原则及人工生殖技术医疗性质的原则,对死后人工生殖问题做出判断;应该制定全面的人工生殖法律,明确禁止死后人工生殖。
2009年06期 v.11;No.49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坚;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纯粹"和"假借"两种存在形态。不同的宗教因其宗教内容和存在语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或"纯粹"或"假借"的较为复杂的"文化软实力"状况。基督教由于其背后一直有强大的西方世界作后盾,至今还无由表现其纯粹的"文化软实力",而佛教则主要表现为纯粹的"文化软实力"。中外许多有识之士坚信,包括儒、佛、道在内或以其为主的中国文化在科学与物质当令的时代依然还有着潜在而强大的足以拯救人类走出困境的"文化软实力"。在中国国家"硬实力"提高的基础上,辅之以适当的传播,中国儒、佛、道三教的"文化软实力"就会充分地显示出来。
2009年06期 v.11;No.49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传满;
明清徽州地狭人稠,生存危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下,大批男子出外经商寻求生计,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徽商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徽州妇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起始阶段,她们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鼓励家人经商致富,并捐献妆奁,变卖田产,设法筹措扩充经商资本。在男性出外经商期间,徽州妇女辛苦持家,守身如玉,为其提供可靠的后方保障。她们还辛苦纺纱织布,采茶制茶,为徽商提供销往各地的日用商品。在特殊情况下,她们甚至走进市场,亲自经营,以维护家族商业的持续繁荣。明清徽州妇女对商业活动的广泛参与,在促成徽州商业总体辉煌的同时,也为女性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空间。
2009年06期 v.11;No.49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许俊莹;
"国家"、"民族"是梁启超"新小说"目光所及的终点,梁启超以"守望家园"的视角来审视小说,将小说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这种视角让小说担负了太多不属于小说的重任并最终压垮了小说。"守望家园"的视角显示了梁启超的现代性,只是这个现代性是启蒙现代性。王国维的文学观摆脱了"一时"、"一地"、"一国"的束缚,而具有了"天下"的广阔视野。"俯瞰苍生"的视角使王国维得以高屋建瓴地洞察人生与小说,不给小说负载道德说教与社会救赎的重任,使得小说全面、真实地创造世界。"俯瞰苍生"的视角无疑具有反抗传统的现代性特质。从"劝善惩恶"到展示真实世界,显示了小说评论与创作的现代性历程。
2009年06期 v.11;No.49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