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

  • 科学家及其角色特点

    李醒民;

    科学家作为一种职业,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逐渐形成的。身在科学建制中的科学家,在一切科学活动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发明者、预测者、阐释者、综合者、批判者、评价者、传播者、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等等角色,发挥着中心作用。科学家的职业特点是,参与科学并不要求申请许可证手续或需要正规的教育,没有可以与其他专门职业相对应的"当事人",科学家群体比较年轻。科学家的工作特点是承前和独创、求实和诚笃、可错和批判、勤奋和有恒。科学家和政治家毕竟是有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的,问题在于二者之间怎样交往和合作。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哲学,不过在常规科学时期,我们看不出或者难以明显看出科学家与哲学有多少关系。

    2009年03期 v.11;No.4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引用频次:52 ] |[下载次数:1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民间基金会资助发展趋势考察

    洪伟;李红林;曾国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民间基金会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新的快速发展,大基金会团体连年扩展。2007年,其独立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和社区基金会的资助都在增长。2002—2004年期间,美国民间基金会的国际资助呈现增长势头。由于盖茨基金会的影响,健康在国际资助中的份额急剧增加。而新的国际资助者有更多地依靠美国本土的机构来实施其项目的趋势,削弱了直接跨边界资助的前景。尽管国际资助的前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美国民间基金会仍将持续的提供关键的慈善资源。

    2009年03期 v.11;No.46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法学

  • 诚信政府与信息公开

    曾祥华;

    政府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诚信要求政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遵循信赖保护原则,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政府自身利益的关系,搞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忠实履行合同义务等。信息公开是诚信政府的基本要求和第一要义。没有信息公开,就没有政府和公众的真正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真正信任也就无从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已经启动,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建设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需要更高层次的立法以及有效的司法审查、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健全的民主法治环境。

    2009年03期 v.11;No.46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中国语境分析

    张月满;聂海波;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展示程序难以运行以及庭审法官的预断不能排除。

    2009年03期 v.11;No.46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意蕴

    张景峰;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民事审判的实践和立法中历经起伏。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应主要从当下的时代意蕴去思考。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反映了社会对于司法正当性的需求,而司法需求又有阶段性、适域性、异存性的特点。把握司法需求要考虑其所处法治时代的特征:熟人社会时代向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并存时代的演进;法律创制主导时代向法律创制、法律改进、司法并重时代的演进。司法改革要从司法本身和司法之外对待司法正当性。

    2009年03期 v.11;No.4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政治学

  • 论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的障碍与对策

    孙鹤汀;刘培进;

    被征地农民的政治参与是被征地农民通过参与征地程序、表达利益诉求、意图影响政府征地决策的行为。扩大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有利于政府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建设。扩大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存在制度性障碍、组织性障碍和参与能力障碍等现实问题。扩大被征地农民的政治参与要完善政府征地程序、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政治参与能力。

    2009年03期 v.11;No.4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

    杨久华;

    政治转型与表达自由有其自身的逻辑关系。表达自由为政治转型准备了条件、提供了动力。表达自由是培育公民文化和民主素质的土壤,它有利于避免转型成本的破坏性浪费,并促成民主制度的萌芽、发展和形成。政治转型为表达自由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使民众所享有的有限表达自由发展到有制度保障的充分表达自由。

    2009年03期 v.11;No.46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学·管理学

  • 中国式联邦主义及其争论与启示

    彭彦强;

    为解释中国经济奇迹,Barry R.Weingast及其合作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维护市场型联邦主义的理论模型,认为中国式联邦主义所诱致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该理论模型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在学者中引起了争议和批评。学者们或者认为维护市场型联邦主义的条件不符合现实,或者认为恰恰是政治集权起着重要作用,经验性的检验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分权的关系并不确定。这些争论向我们表明,地方分权必须要同适度的中央集权相结合,只有二者有机搭配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2009年03期 v.11;No.46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危机成因、克服依据与中国发展途径

    崔巍;

    虽然引发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同,但其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是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的优劣,才能克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据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2009年03期 v.11;No.4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治理转型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共同体建构

    李增元;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历史必然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村社区建设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探索、资源渠道扩展、社区和谐民主文化建设是解决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促进社会有机整合与融合的重要基础。

    2009年03期 v.11;No.4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1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民间商会的治理现状与问题研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

    刘艳丽;崔恒展;刘雪;

    目前民间商会呈现出民间性和自律性逐步增强的态势,其治理特点体现在发挥政府和企业间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同时存在着外部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发展目标不够清晰、自身职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加强外在环境与自身发展方面的建设。另外,要继续坚持在公益慈善领域的积极作为,体现非营利性公益事业特点。

    2009年03期 v.11;No.46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哲学·历史·文学

  • 先秦用诗与儒家诗论

    江瀚;

    先秦时期,《诗经》在使用时已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在朝聘会盟等场合中赋诗言志成为一项约定俗成的制度化的礼仪活动,引诗赋诗成为当时各国文化交往和外交活动的基本方式。儒家的起源与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相应,儒家诗论从开端也就明显地偏重于政教。从"诗言志"的角度对《诗经》在先秦儒家学派传授解释中的发展和演变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儒家诗论从春秋到战国,对政教的强调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深刻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学理论。

    2009年03期 v.11;No.46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民初农民与革命党——以辛亥革命为中心

    邵宇;

    农民对近代政党与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是革命党的基本依靠力量。近代革命党只有充分发挥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正确地回应农民的利益要求,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基础。民初农民与革命党的疏离、革命党对农民整合的孱弱、革命党农民政策的失误,使革命党无法对近代中国革命与国家建设作出强有力的政治回应,从而造成辛亥革命的失败。

    2009年03期 v.11;No.46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玫瑰门”里看“身体”——从《玫瑰门》看铁凝身体写作的意义

    王志华;

    小说《玫瑰门》开启了铁凝身体写作的"玫瑰门"。这个身体写作的"玫瑰门"一经打开,就在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实现了对1980年代致力于女性纯精神世界探索的"二张"的成功超越,而且成为1990年代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以"躯体写作"为主要特征的个人化女性写作的前驱。同时,其与陈染、林白在身体书写上的差异又显示出铁凝对女性更具前瞻性的眼光,预示了未来女性写作更具生活化的新变。铁凝的身体写作将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连缀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将对女性文化的思索引向深入。

    2009年03期 v.11;No.46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与大学教学

  • 刍议美学教学的思维整合

    贺根民;

    思维整合是展示美学学科优势、优化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优化教学环节的基础,有助于开拓教学视阈;教育模式的整合,则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是由阐释教学跃升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学渠道的整合,是适应时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它们一道推进美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众声喧哗的时代现实,需要我们打破门户之见,容纳异质、整合思维,凸显美学教学的人生实践趋向。

    2009年03期 v.11;No.4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危机下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李华红;

    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水平,以及他们对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的选择,但它并不是一个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决定因素。实际上,西部欠发达地区低就业率还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才供求矛盾、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就业政策有关。要缓解目前的就业矛盾,就应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政府四个方面的角度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

    2009年03期 v.11;No.4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