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立志;
恢复性司法源自西方,其与西方的法律文化,尤其是后现代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念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既具有诸多与恢复性司法相契合的元素,如追求无讼和重视调解;同时也具有一些与恢复性司法相悖离的因子,如崇尚重刑和缺乏宽恕,因此,恢复性司法目前在我国践行的法律文化空间有限。以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为指针,着力在我国培育轻刑化和宽容的社会氛围,从而使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践行逐渐获得一个较大的法律文化空间,应当是我们理性可行的选择。
2008年06期 v.10;No.4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杜啸尘;
票据质押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法律规定不一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票据质押的标的、设立要件、实现都存在很多争论。支票和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可以成为票据质押的标的,质押背书并不是票据质押的设立要件,票据质押的实现应区分出质票据到期日与主债务履行期的时间先后关系。
2008年06期 v.10;No.4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艺;任德成;
湿地保护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完善湿地保护立法已经势在必行。应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条例》以解决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在该条例中,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是应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在借鉴《湿地公约》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的定义进行适当调整;二是解决管理机构的职责混乱问题,建立与湿地分级、分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2008年06期 v.10;No.43 32-3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超;
英租时期(1898—1930)威海卫的乡(村)规民约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异常繁多,地域特色十分鲜明,时效性强,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变通性。一般是由居住于该地域范围内的村董、总董以及乡绅阶层共同发起、协商制订的,也有以宗族名义制订的族规、家法类乡规民约,还有一些是由一些民间组织制定的。这些乡(村)规民约事实上就是英租时期威海卫乡村社会的习惯法,具有规范、互助和奖惩等功能,它起到了维持威海卫乡村社会既定秩序、维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而为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06期 v.10;No.43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刚;
计算实验金融理论是指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来揭示市场宏观特性形成原因的一门金融学分支。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金融理论的建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Agent、交易、证券、进化、基准和时间因素等六个方面。目前计算实验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发展阶段和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具有为计算实验金融理论的发展做出特别贡献的广阔前景。
2008年06期 v.10;No.43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蒋满元;
尽管过度竞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竞争过度和竞争无序两个方面。由于过度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直接结果,再加之过度竞争涉及面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因而在研究过度竞争的测度问题时,选择从地方政府地区本位行为入手,应是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的。过度竞争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发展后劲、不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的盈利总水平,而且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危及到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06期 v.10;No.43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伟;赵方杜;
通过对国企改制中母子公司现象的考察,得出这种类型的国企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内卷化发展的结论。其根源在于国有企业在历史中形成的独特发展逻辑,进而型塑着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需要一系列社会要素的配合和支持。社会支持的建设则是国企改革乃至经济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08年06期 v.10;No.43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第华;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的新阶段所做出的一个制度安排,其正义与否关系到制度实施的绩效。作为一种"社会基本善",基本公共服务与罗尔斯的正义第二原则存在着内在的契合。基本公共服务体现了对社会最不利者的关照,在链式联系中,这种制度安排又促进了社会其他成员福利的增加。落实这种符合正义性的制度,政府理应承担其职责,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008年06期 v.10;No.43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