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概念的根据

    黄正华;

    时间的先验特性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范围,而时间概念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统一性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经验现象的基础,其含义与度量时间的标准紧密相关。存在两种度量时间的形式,它们都有可靠的认识基础,完整的时间概念应包含这两个方面。

    2006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概念

    张之沧;

    在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地理学,以信息空间、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为特征,解构现代地理空间,重构人文地理空间,陈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扩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推动其由物质世界、现实世界、描述世界、物理空间和实体空间进入信息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赛博空间和概念空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政治经济制度更加紧密相关。

    2006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9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夯实社会和谐的自然基础

    方世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呼唤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重视生态文明,确立生态和谐的理念,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人与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6年02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思考

    周森林;张鲁殷;

    “自我中心困境”是唯心主义用来反驳唯物主义的重要武器,传统唯物论之所以陷入困境源于它的二元论预设。现代物理学革命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唯物论的这种困境。实践唯物主义根本克服了传统唯物论的局限性,为走出“自我中心困境”找到了出路。

    2006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理解默顿命题

    史蒂文·夏平;杨艳;陈蕾;

    2006年02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默顿规范”研究简述

    周学政;

    “默顿规范”提出于1942年,该问题提出后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进入大科学时代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刻。

    2006年02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哲学研究中的前提性理论批判

    李荣海;

    当代哲学研究中,“出发点”迷恋、“批判性思维”的片面突出、“文本”情结的固守,这几种前提性的错误观念一直牵导着哲学家以及哲学整体走向迷途。对此进行清理批判,是使中国哲学研究走向合理方向的前提。

    2006年02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神仙观念中的三种玉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文化背景辨析

    邓东;

    明星玉女是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与星辰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有祠祀之,颇行于世。受《庄子》、《楚辞》、神仙方术的影响,西汉以后,又分别演化出仙人玉女、六丁玉女,从而形成了古代神仙观念中三个不同系列的玉女。泰山玉女属于汉晋游仙诗赋中的仙人玉女系列。

    2006年02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利玛窦与儒学的会通和冲突

    疏仁华;

    利玛窦为了传教,一方面极力地在“天主”、“上帝”与“天”,“人性论”与“仁义道德”诸方面将基督教与儒学进行揉合和会通;另一方面又无法去摸平相互间的冲突。尽管会通和冲突并存,但利氏成功地开创了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对话的先河。它昭示着我们对待异质文化的最好办法和最有利的态度是“君子和而不同”。

    2006年02期 43-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价值观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

    唐建敏;韩汝军;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美两国贸易谈判中双方谈判代表的决策权限、谈判风格、对待合同以及对待长短利益的不同态度。培养和提高文化认知能力与跨文化情感能力,有利于缩短中美贸易谈判的差距,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02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和谐社会与正确处理干群矛盾问题

    张文军;

    干群矛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焦点问题。干群矛盾在农村、城镇、企业、机关等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呈现出表面化、复杂化、群体化、激烈化和危险化的趋势。解决干群矛盾,要着重实现执政行为和执政理念的统一与和谐,干部阶层和群众之间利益分配的和谐,行政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和谐。

    2006年02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省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张新光;

    1998年、2001年和2005年,河南省基于缓解地方财政短缺的压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考虑,主要围绕着“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进行了三轮乡镇机构改革。在前两轮改革中,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之间互相推脱分摊改革成本的责任,结果这两次改革都变成了虎头蛇尾的“假改革”;在第三轮改革中,省委、省政府强化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统筹考虑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着力解决改革中所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最终形成了有效整合、协调一致的合作型博弈机制,仅用3个多月就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因此称得上是善始善终的“真刀真枪改革”。下一步,我国将重点进行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为防止出现低效率的重复博弈,建议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这项复杂而艰巨的改革工程,省一级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006年02期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权力的特性及其要义

    郭道晖;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某个主体能够运用其拥有的资源,对他人发生强制性的影响力、控制力,促使或强迫对方按权力者的意志和价值标准作为或不作为,此即权力。法的本质内容主要是自由、权利与权力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其中权力是法自由和法权利的支柱。权力这个范畴在法学上受到重视,始于近代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和现代公法的发展,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扩大,行政权力的无所不在。没有无权力的法。也不容许非法的权力。

    2006年02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引用频次:138 ] |[下载次数:1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宪法和宪政以个人为本的哲学基础反思

    陈云生;

    法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近现代宪法与宪政所赖以建构的哲学基础是以个人为本的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思想中所蕴含的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由此引申开来的个人的志向、价值、福祉、安全等价值观念,构成了近现代宪法和宪政所建立和发展的最高原则和终极目的。

    2006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自保·专业警察·警民联防——英国治安制度演进三部曲

    程汉大;李培锋;

    控制和打击犯罪,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国家制度之一。英国的治安制度大致经历了古代社区自保、现代专业警察和当代警民联防依次递进的三个不同阶段。从形式上看,当今英国以预防为主的社区联防警务似乎是向古代社区自保治安传统的一种回归,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复古,而是对先前“全民皆警”和“专业警察”两个阶段的综合与超越。

    2006年02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判例存在与发展分析

    栗胜华;张朝红;

    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许多大陆法系国家,都存在行政判例制度。我国法律不承认行政判例的约束力,但实践需要对行政判例的辅助法源地位予以肯定。行政判例具有其独特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并推动司法实践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2006年02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外贸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秋红;

    随着我国在外贸业方面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出口数额的直线飙升,外贸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变成了制约我国外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外贸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为时间久,数额大,债务人距离远,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对策,如建立客户信用,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追索,设立专门的收账机构,委托专门的国际信用公司代理等。

    2006年02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适应性企业战略下的客户关系管理

    原磊;

    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不得不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采用适应性企业战略。要采用适应性企业战略,我们就必须要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从理念和流程两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适应性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006年02期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聚核化战略研究的熵理论导入

    王义银;王雷;丁黎黎;

    企业组织系统的混乱、无序和对物质、能量的耗散及信息的损失,恰恰与战略管理的初衷完全相背,我们研究经营管理战略的实质是要解决企业的混乱以及对物质的耗散问题。将熵理论导入企业聚核化战略研究之中,从管理熵的角度对企业的聚核化各要素进行探讨,可以得出管理熵是企业演化的无形之手的结论,只有建立起动态的管理负熵输入与产生机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希望。

    2006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发展社会型住房合作社的难点及对策

    沈宏超;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职工型住房合作社之路已走到尽头,而发展社会型住房合作社却又受到法律法规不到位、社员资格认定难、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产权交易等诸多问题的困扰。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加快在社会型住房合作社方面的立法、让金融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型住房合作社的建设、政府加大对社会型住房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

    2006年02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郭中华;张立柱;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协调发展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探究这些研究的贡献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试图通过这项工作为协调发展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02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教育权利实现的差序性

    王善田;

    权利应当平等,而现实中往往并不平等,这是一个老问题。考察国外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历史,可以发现:其一,受教育权总是先为一部分人设定,并保障其实现,然后再渐进地推而广之;其二,权利之间存在特定的位序安排,权利的实现必然存在差序性;其三,在整个教育权利系统中,受教育权是一个根基,起母体之作用,它派生出许多子权利,无母权利的享有,子权利的享有则成空谈。所以说,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象是石子扔进水中形成的一圈圈外推的波纹的差序。并且,中国受教育权设定和实现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个规律。

    2006年02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区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张宗海;张军锋;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对由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构成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区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更加重视学术权力的培育,要灵活设置机构,重视制度创新。

    2006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认识

    朱会丛;董瑛;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行为,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和荣誉感。

    2006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理工科物理教育再思考

    陶琳;

    理工科物理教育教学,应该面对新问题,重新定位和整合并在现有基础上搭建一个新的教育平台,以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对物理教育的要求。

    2006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