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力学哲学的新理解——对万小龙“量子哲学研究”的解读

    桂起权

    分科的科学哲学是目前国际科学哲学界的最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传统。作为武汉物理学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一项新成果,万小龙的《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对范弗拉森“量子哲学”要害问题———量子测量、量子概率和量子关联(特别是令人困惑的测量问题)进行梳理和澄清,并作出新的概括和再解释。尤为可贵的是万小龙对全同粒子的哲学分析,不仅填补了我国学界的一个空白,而且在分析的形而上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2005年02期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社会消费的文化批判和重塑

    李三虎

    目前中国社会还很难说是消费社会,但既然买方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就应该从各方面来把握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从技术发展视角来把握消费社会特征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消费社会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自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正是技术发展推动企业生产出了超过基本需求的大量产品并滋长了消费主义观念的流行。在这种意义上讲,基于公共风险意识回到消费者的文化建构上来,有利于纠正目前消费主义倡导的过度消费观念和促进技术文明与消费社会的健康发展。

    2005年02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现代交叉科学的理解及相应的例证分析

    孟伟

    对交叉科学的理解存在众多不同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交叉科学存在的客观依据、界域以及与多学科、超学科等概念的区分中相对地确定现代交叉科学概念;人类知识的发展表现为一曲融合与分化、独立与交叉的二重协奏,但是,现代交叉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古代与近代的特点与趋势;认知科学充分地体现了现代交叉科学的特点。

    2005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诠释非静态平衡的后空间美学

    陈顺和

    作为一种新的美学思想,非静态空间平衡的设计思想已渗透到数字化与城市环境的空间设计中,具体表现在当代各种新的商业、娱乐、文化及居室空间模式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新的空间构筑形式。本文拟用非静态空间理论框架来解释源于新美学思想的两种空间:后表现性空间及新体诗式诗效应的空间。

    2005年0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与科学

    J·D·贝尔纳 ,张改珍,张纪昌,陈蕾,杨艳

    2005年02期 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民工潮”背景下的村民自治研究述评

    徐增阳,甘霖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作为村民自治主体的广大农民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给村民自治带来的影响。但是已有的研究存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理论解释不够、政策建议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等不足。“民工潮”对人口流入村村民自治的影响和户籍制度改革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则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对象。

    2005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理念·现实·操作:改革前行的路径——简述长江学者徐勇教授的研究轨迹与若干思想观点

    沈德理

    徐勇教授提出中国政治具有非均衡性特点,这是一个新观点,其研究重点是国家转型期“三农”问题中的村民自治,他的研究为解决中国社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徐勇教授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坚持为人民代言,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其研究方法和行为风范值得学习。

    2005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

    王继元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在阶层、行业、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社会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长期贫富差距过大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解决分配不公着手,要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着手,需要执政党、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005年02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30 ]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民国中华书局教科书与日本的纷争——兼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

    周其厚

    民国年间,中华书局教科书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由此引发了一次与日本的外交纷争。但中华书局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挫败了日本方面的无理指责。联系到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的出笼,重温中华书局不忘国耻、秉笔直书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2005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法治本体之认知方法与路径

    韩秀义

    如果以西方法治为参照,那么中国法治之背后亦应具有自己的本体。但何为中国法治的本体以及如何认知它,就是研究与实践中国法治所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法治的本体应该是中国的历史与传统,而这个本体既不是纯粹中国式的,也不是封闭的,应该是复合的。寻求中国法治不能局限于中西之争,也不能仅仅着眼于本土资源。探求的场域恐怕应该是现实中国与中国现实,寻绎的指向应是既有资源而不是本土资源,寻找的路径也应是主体指向而非客体指向。

    2005年02期 51-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浅议假释制度的完善——以罪犯权利保护为视角

    冯殿美,侯艳芳

    罪犯权利保护是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保护罪犯权利是实现保卫社会的必要条件。假释作为一种对法院裁判确定行刑期限的改变方式,是罪犯享有的权利而非对其奖励。该权利介入了对罪犯主观改造评判的因素,因而其完善对于罪犯改造及其重新回归社会保障措施之建构有重大意义。罪犯权利保护呼唤犯罪控制与罪犯防治的社会工程化,实现罪犯由监禁状态向社会的良性回归并最终保卫社会。

    2005年02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法律解释中的话语主体与主体话语

    王茂庆

    法律解释中的话语主体和主体话语的理性化是法律论证的当然前提。区分法律解释主体、法律解释中的话语主体和法律的话语主体三个概念,有助于把握法律解释中的话语主体问题。法律解释中的主体话语具有交往性、时限性、规则性、程序性、封闭性以及法律文本的决定性等特点。我国法律解释中的话语主体和主体话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实现话语主体的理性化、话语权利的现实化和话语交往的自治化等。

    2005年02期 62-6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若干契合现象之探讨

    高军,龙一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其中蕴藏着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的元素,但两者也仅仅只是暗合而已,西方法律的东方价值取向只是对其自身僵化的一种反动,是一种后现代的投射,实质上两者仅有相似的外形,其价值基础、精神气质和内容却迥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向西方学习和移植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是主要的途径,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充分有效的资源。

    2005年02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反思

    李志强

    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与公定力理论没有必然联系,并且与我国现行行政执行制度相矛盾;行政行为是否停止执行的问题,主要是立法者利益衡量的结果。随着原则与例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应致力于停止执行程序制度的完善。

    2005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安全与卫生项目评价中的费用-效果分析

    黄渝祥,刘俊

    在安全与卫生项目评价中采用费用-效果分析的方法,避开了为生命和健康等非价值因素进行定价的争议,通过对YLGs、HYLGs、DALYs和QALYs等效果指标的比较提高项目评价的科学性,为相关项目的选优和决策提供依据。

    2005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制度分析——养老金体制对利率传导机制的阻碍与对策

    于萍

    我国养老金体制的制度变迁,增加了居民预防性储蓄。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并未增加,利率下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利率机制存在着非对称性。为此,应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政府明确承担转轨成本以增强养老金体制的可信度和增加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入手,减少预防性储蓄,进而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2005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彩电行业恶性竞争的成因分析

    宋永鹏,王大军

    我国彩电行业中,竞争对手之间在成本、产品、品牌、营销方式等方面雷同,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国外企业凭借掌握的先进技术、雄厚的资本、良好的品牌,对我国的彩电生产企业构成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产品严重供大于求,产业链的下游经销商和终端顾客具有较强的谈判地位和广泛的选择余地;彩电生产企业不拥有核心技术,主要以整机组装为主,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受到上游供应商的制约。这种状况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彩电行业向哪个方向发展,我国的彩电行业都无法摆脱恶性价格竞争,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05年02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忽必烈汗》残篇里的奇幻中国

    姜智芹

    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意象突兀诡异,情景苍莽幽邃,主题若隐若现,节奏韵律变换无定,充分体现出梦境中奇幻的特征。他在诗中对中国、上都、忽必烈汗的描写,并不旨在描摹现实,而是借中国题材作为驰骋想象力、渲染异国情调的艺术空间。忽必烈汗和他的御苑,经过柯勒律治想象力的雕琢和异国情调的涂染,悬挂在文学园林里的长青藤上,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一次又一次地抚摸。

    2005年02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反弹琵琶——蒲松龄对人与异类之恋的哲学思考

    冯军

    在《聊斋》中,蒲松龄花了很多笔墨书写人与异类之恋,其中蕴涵着作家的哲学思考。人可以娶狐妖,涵摄兽类的雌性,但不能嫁给狐妖,进入异类的世界与体制,这种差异反映了蒲松龄在异类掩映下的性别歧视,流露出他自悲、自怜、自悼的情感倾向,当然也体现了他对爱情婚姻的深层体悟。

    2005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原则体现

    李家霞,翟红华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国际商务活动引起了人们对商务英语的普遍关注。商务英语用词简短易懂,句式严密规范,语篇实用性强,是在特殊语境下使用的一种语言,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2005年02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血缘亲情关系的扭曲和异化——文革小说中的血缘亲情解析

    孟繁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之后,在整个中国社会,阶级性替代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文革”结束之后的几年间,一大批作家通过作品揭示了国人尤其是少年儿童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人性的异化与扭曲,演绎了被阶级浸染后的血缘亲情。尤其是“知青作家”在其创作中所抹不去的“文革”记忆和精神创伤,更是深深印着那个时代的烙印。

    2005年02期 96-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关联理论看外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文化因素

    刘原

    关联理论为人们理解成功交际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是成功交际的前提,这三种信息涵盖在文化知识中。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不能忽略语用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2005年02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留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分析

    李平

    留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留学教育已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向产业化转变,且被称作“无烟产业”。由于留学教育受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水平的影响,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世界留学教育的中心仍然在美国。

    2005年02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引用频次:15 ]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启示

    欧晓霞,时建朴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性、实践性、可塑性和评估的活动性。文章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产生、内容和性质,分析了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启示。

    2005年02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谈如何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

    栾凤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在我国现有情况下如何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我们就应该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探索在我国开辟国际高等教育特区;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要加强教育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005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信息时代的高校人本管理

    辛英

    知识信息时代是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高校人本管理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它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学校形成崇高的人本价值观和优秀的学校文化至关重要。

    2005年02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文明论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

    黄仕军

    2005年02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