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琬
今天围绕因果关系中决定与非决定的许多争论, 都没能突破决定论与机遇论必居其一的简单逻辑。因果律和机遇律都是对自然规律的数学刻划, 是规范化的数学工具带来的结果。决定论论题的真正焦点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这一抽象的核心范畴, 它引发了因果观中那些最根本的争论。自然具有必然性和完备的秩序信念, 是人类对自然进行理性探索的公设, 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也是因果观念合理性的基础。决定论是逻辑上的必然性在现实世界中的误置, 但机遇论则主张把由数学工具而来的统计相关联系, 作为否定自然规律背后必然性的理由。这与休谟的自然主义如出一辙。今天的有关决定论与机遇论的争论, 其实质仍然是必然性问题。自然规律中必然性如何实现? 这是休谟问题的延续。
2005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姜琬2005年01期 6-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之沧
科技史证明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都取决于方法创新和思维革命。从原子论、整体论、归纳演绎论、分析综合论、直觉论、否证论、一直到各种非理性主义, 人类思维经历了一系列的飞跃与革命。正是这些革命打破科技活动中那些僵死陈旧的研究传统, 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繁荣。今天人类要想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就需要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特别关注眼下普遍流行的各种非理性方法和后现代思维。
2005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谭斌昭
对技术概念的见解不同, 对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问题的认识也不同。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自然技术, 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发明,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技术认识论和技术推理逻辑问题。
2005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周倩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决定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越来越依靠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知识供应状况。要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科学技术知识的供应并保护自身的科学技术收益不被侵犯, 人们就必须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和把握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005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元,唐桂莲
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其东方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为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马克思的“跨越”设想由理论变为现实, 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之后, 在全球化和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 生产力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本途径。
2005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立,杨锐
生产力分析是比阶级分析更为本质的一种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方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求、对改革开放的论述、对科学技术的论述, 均贯穿着生产力分析。生产力分析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方法论。
2005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秉福
想象力在康德的认识论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一方面它把感性和知性这两种必要而又功能各异的认识能力联结起来, 另一方面它产生的先验图型又把直观和概念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 从而使知识得以可能。因此想象力尤其是生产性的想象力在康德的整个认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05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华梅
抗战时期, 蒋介石通过削弱、瓦解地方实力派, 利用政治体制的变化, 实现了个人独裁统治。蒋介石之所以能实现个人独裁, 主要是因为战时权力需要相对的集中, 也是国民党维护其执政党地位与战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需要。
2005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疏仁华
利玛窦在华传播天学获得成功, 归功于其“基督教中国化”的策略, 即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趋合中国儒家文化, 求得华人在文化心理上的认同。他的传教充分展示了两种异质文化在交流中互动、趋同的规律, 昭示着儒学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补、融合与创新。
2005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戴韶华
中国和西方对民主的思想、制度等问题的理解和实践更多的是基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分歧。近代以来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坚船利炮与发展中国家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之下, 以民主、自由为依托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无法选择的选择。透视我国的民主发展历程, 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及阶级斗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独立富强的目标等因素的作用。因此, 中国民主发展的道路必然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以中国的现实为基础, 同时借鉴西方文明有益的东西。
2005年0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任慧颖
随着单位社区的边缘化, 在现阶段的中国出现了公民社区。公民社区是现阶段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整合机制必将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整合手段。
2005年0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灿国
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我们既要认识到当前国际形势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又要认识到还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和平崛起的过程必将是长期和艰巨的。在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 中国需要增强软实力, 处理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 积极建设国家认同。
2005年01期 50-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牛忠志
最高人民法院下放死刑复核权给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既无有效的法律根据, 又无起码的法理支撑, 也不符合国际条约的要求, 所以最高法院必须收回死刑核准权, 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一步完善。为此,立法上必须消除现行法律之间的冲突; 强调死刑复核程序是所有死刑案件的必经程序; 建立公开、透明的控、辩、审三方协同制约并具有期间约束的死刑复核程序。
2005年01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晶珠,窦玉前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上的一个特有制度, 我国在引入这一制度过程中出现了理论障碍, 认为它混淆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违背了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原则, 与罚金和罚款的功能相同, 并使受害人获得了不当得利。其实, 这些理论障碍是值得商榷的: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向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 也就没必要追求两者的精细划分并以此作为反对惩罚性赔偿的理由; 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原则在现代社会需要进行修正, 惩罚性赔偿可以弥补民事责任预防不足的缺陷且具有罚金和罚款不可替代的功能; 法律设定惩罚性赔偿金的目的是在保护弱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完全补偿原则, 与不当得利制度的设立宗旨并不矛盾。
2005年0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丁凡,王庆亮
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中人的理解宜作限制解释; 行为人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而不能是故意;肇事者在逃逸时如果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持放任态度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2005年01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孟祥林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从多个角度对产权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马克思通过诸多方面对产权问题进行透视, 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权发挥着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和保障作用。这些观点对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保障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必须认识到: 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 应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正常的产权关系; 应明确责、权、利对等与职工对组织成长的关切度间的关系。
2005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赵友宝
女性就业歧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自二战至今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女性就业歧视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机会平等和待遇平等, 使人类的发展潜能、选择和从事职业、实现个人抱负的自由受到限制, 由此造成了人的才能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严重地影响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 反女性就业歧视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根据贝克尔的歧视理论, 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结合目前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特点, 提出了反女性就业歧视的对策。
2005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引用频次:62 ] |[下载次数:3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新民
企业创新可归结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三类创新因素呈互动的关系, 共同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主体, 并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绩效。
2005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春雷,范德胜
中国经济在转轨以来,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这和其他国家的转轨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经济转轨绩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金融支持是关键因素。
2005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周其厚
中华书局编纂《辞海》始于 1915 年, 历时 20 多年, 于 1936 1937 年出版。期间数易主编, 分别为徐元诰、舒新城、沈颐、张相, 参与其中的编辑人员前后达百余人。作为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工具书, 《辞海》是中华书局在近代著名的文化工程之一, 也是书局同人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 王震先生认为舒新城一人“三次挽救了《辞海》”, 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
2005年0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蕾
《三国演义》中约有120次的天命描写, 这形成了《三国演义》空间叙事的天命空间叙事部分。天命空间的存在源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命观, 它由四个层次构成。天命空间对《三国演义》的整体叙事起到了掌控的作用。
2005年01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崔云伟
丰子恺关于漫画的定义及其论述可以用来透视鲁迅作品的漫画感。鲁迅作品与漫画大师歌雅、杜米埃、勃拉特来、格罗兹等的作品存在着极大的相通 (似) 性。鲁迅作品的漫画感写实与表现特征兼具,其艺术创造更在后者。
2005年01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庄丽霞,隋丽丽
北朝时期,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受其开放的婚姻观念影响, 北朝婚姻风气空前开放, 主要表现在妇女的好妒风气, 妇女的社交自由与主持门户, 妇女的婚姻自主权以及妇女的再嫁自由等方面, 反映了北朝民族融合洪流中鲜卑文化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与影响。
2005年01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卫东,栾开政,刘志业,李彦英
华岗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和治校理念: 大学校长应是出色的管理者;对大学的定位设计是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学工作要以教学和教师为中心; 倡导学术自由。
2005年01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郑确辉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浪潮中的必然产物, 其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特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正面影响, 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分辩以存利去弊。
2005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宋言奇,马乙玉
环境公平教育为环境教育提供核心内容、价值取向与动力支持, 是环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 在今后的环境教育中, 我们应当强化环境公平方面的内容。
2005年01期 106-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梅月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 有计划、有目的、有任务、有措施的健身计划。终身体育理论的再认识, 强化了人们对终身体育的意识, 推广了体育保健知识, 对促进人们用科学锻炼方法进行健身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5年01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2005年01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孙世明2005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