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社会学五十年(续1)

    哈丽特·朱可曼,李传实 ,马亭亭

    2004年03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2004年03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再论科学对文化的影响

    吕乃基

    在远古和古代社会没有科学 ,文化因其中没有要素也不成为系统 ,二者处于原始的混沌之中。近代之后科学兴起 ,科学要素从原始的混沌中独立出来 ,科学促使传统文化脱域和诱导形成现代文化 ,进而推动现代文化走向自我否定而形成后现代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 ,科学要素与文化系统将融为一体而走向新的混沌。

    2004年03期 15-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负荷价值新论

    吴国林

    科学分为科学自身与科学的环境。科学自身具有主体间性。科学自身的经验实证性要求技术创新以满足理论的检验 ,从而科学渗透了价值。科学、技术与社会通过涌现生成一个复杂系统 ,于是科学产生了不等于科学自身的性质 ,使科学定律渗透了价值。科学向技术转化存在合法性问题 ,是否合法与价值有关。原子弹的研制过程表明 ,科学、技术与价值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2004年03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科学技术观的形成与发展

    解恩泽

    邓小平科学技术观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邓小平科学技术观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根本属性、巨大功能与产生发展规律 ,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与发展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观 ,对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道路 ,造就一支世界一流的科技队伍 ,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4年03期 25-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论析

    刘庆珊,孙绪民

    邓小平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始终把农业当作安天下的产业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大事。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强调生产力的作用 ,要求尊重农民的自主权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出了农村发展要经过“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 ,充分肯定已有的改革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制长期不变 ,同时又指出农村改革总的方向是发展规模经营 ,加速农业集约化进程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4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

    王金红

    邓小平不是村民自治的旁观者 ,而是推动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的有力支持者。邓小平不仅为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而且提供了道义支持、制度保障和宏观的大智慧。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指导

    2004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人类文明史上四种原始文本的话语系统——《论语》、《旧约》、《新约》、《古兰经》之共同题解

    邓东

    作为人类几大文明形态原创时代的几种传世文献 ,《论语》、《旧约》、《新约》、《古兰经》分别体现着几个古老民族从共同的人类学前提出发 ,在早期文化演进的方向上、在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上 ,所经历的不尽相同的路径。就局部而言 ,各民族的思想家们面对着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具体问题 ,分别提出了能够顺应自己民族文化发展必然趋势的解决方案 ,从而完成了各自的文化创造。从整体上看 ,由这些古老文本创造出的有着内在必然性联系的网状系统 ,构成了一个大致统一的规定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话语世界

    2004年03期 36-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武则天封禅嵩山论略

    唐明贵

    武则天以女皇身份封禅嵩山 ,不仅使她成为中国封禅史上惟一的女性封禅者 ,而且是惟一的在泰山之外举行封禅大礼的封禅者。武则天登封嵩山 ,向天地告成功 ,求福佑 ,不仅借以粉饰太平 ,而且欲借以证明武周政权是天命所归 ,其本人也是功高德厚的一代圣主。武则天之所以登封嵩山 ,与嵩山优越的自然条件 ,魏晋以来封禅嵩山的呼声 ,本人祈求长生、以丈夫自居以及标新立异的心性 ,驾驭群臣、稳定社会的需要有关。武则天封禅嵩山的成功举行 ,打破了自古以来男性独霸“祭天告成”大典主持人角色和泰山独居封禅圣地的局面。

    2004年03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8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

    杨荣

    社会资本的较强解释力使它渐成为跨学科的一个常用概念。研究表明 ,社会资本的存量与分布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事实上 ,就一个社区而言 ,社会资本的现状也深刻影响着社区的发展。纵观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 ,社区建设应当通过培育和重建社会资本 ,努力构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整合平台 ,培育、引导、保护社区主体的参与热情 ,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 ,是促进社区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2004年03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80 ] |[下载次数:1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居民联名提名”和“自荐提名”候选人参选的分析

    刘娅

    N市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出现“居民联名提名”和“自荐提名”候选人 ,分析其参选动机、自我推介和法律适用等问题 ,可以透视出选举中的社区代表性缺失、自我推介的困扰以及内外条件的制约等问题。他们的参选行为体现了选民观念开始由一般国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与觉醒 ,具有普遍意义。

    2004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经济职能中的运用

    彭展,徐建勇

    公共选择学派主要观点有 :强调个人自由 ,鼓吹市场经济 ,推崇古典学派经济思想 ,坚持自由放任 ,反对国家干预等。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的经济角色主要有五种 ,即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收入财产的再分配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职能的范围应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及自身的能力。

    2004年03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法保护

    蔡虹,刘加良

    弱势群体为在民事诉讼中由于诉讼行为能力的固有型或演变型的差距与不对等而造成对诉讼的不充分应对并因此引发生存和发展困难的涉讼群体。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民事诉讼法的视野内应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法保护应体现在对程序正义的底线坚持和对实体正义的最可能的追求上 ,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须通过严格规则控权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方案来实现。

    2004年03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转变思维方式重识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肖怡

    采用事实———价值分离的二元论思维方式 ,从犯罪原形与犯罪模型的两个不同层面 ,将“行为”分为“自然行为”、“犯罪行为”和“刑法上的行为”三个概念。从规范层面来认识和理解“刑法上的行为”的内涵是 :立法者基于一定原则下作的法律拟制 ,是对某种法益的保护为核心所人为设置出的规范要素的集合体。

    2004年03期 65-6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商标法在先权利保护的理论探讨

    赵凤梅,胡远明

    知识产权是由许多子权利构成的权利体系 ,由于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权利客体的交叉重合、知识产权的分散立法模式等原因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易于发生权利冲突。作为知识产权子权利之一种 ,注册商标专用权与著作权等其他在先知识产权和其他民事权利冲突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应当从在先权利与权利冲内涵入手 ,深入探讨有关知识产权的理论依据 ,寻求解决在先权利与注册商标专用权之间的冲突

    2004年03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24 ]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GATT第3条下的“相同产品”及相关问题

    孙法柏

    GATT第 3条体现了国民待遇原则 ,规定与国内相同的进口产品应享受同等的待遇。然而 ,“相同产品”的范围和界定一直存在争议 ,并与税收差别、环境保护、贸易保护等交织在一起。“直接竞争或替代性产品”以及产品的生产加工方法 (PPMs)标准等概念使得相同产品的含义更加复杂化。上诉机构的报告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探讨。

    2004年03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资本结构、代理人激励与公司治理

    刘中文

    资本结构优化对企业代理人有激励作用。股权和债务两种不同的金融契约对公司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内在要求 ;融资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充分发挥资本结构 (包括股权结构 )的重要作用。

    2004年03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加大对“三农”支持与投入力度的思考

    李念文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这是由“三农”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普遍做法 ,也应该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的必然选择。主要包括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和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 ,加快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

    2004年03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营销解读及国际化探索

    李建军

    我国体育用品营销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体育用品品牌的打造及企业命运 ,而且影响整个体育用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我国体育用品营销方式正在趋向多样化 ,而要走向国际市场 ,首要的是设立通向国际市场的“桥头堡”。

    2004年03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税务公开制度

    董瑛

    税务公开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税务活动应当公开接受社会 ,特别是广大纳税人的监督。国家应当建立一套统一、规范的税务公开制度 ,确保税务活动公开、透明 ,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

    2004年03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会计人员如何提升职业判断能力

    刘华海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是当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一个热点问题。广大会计人员当务之急是尽快树立起积极的职业判断意识、掌握判断的基本业务类型、遵循判断的基本原则 ,并通过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经验的积累来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以适应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

    2004年03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固定用语的语用特点及其交际功能

    彭建武

    固定用语涉及固定搭配、成语、固定构块等一系列形式和结构。这种语言形式在界定标准、表现形式及形成和使用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并发挥其独特的交际功能 ,对外语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2004年03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价

    王红梅

    外语教学按其产生和发展的阶段可分为 19世纪前的外语教学法、现代外语教学法的萌芽和现代外语教学法的繁荣发展阶段。其主要流派有听说法、口语和情景教学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沉默法、交际法、自然法和暗示法等。

    2004年03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西方隐喻研究透析

    翟少军

    隐喻是文学作品和人们日常交流中广为使用的修辞手段。西方语言学家历来重视对隐喻的研究 ,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早期人类使用隐喻反映了他们当时的语言尚不够丰富 ,但从长远角度讲 ,隐喻语言是人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结晶。

    2004年03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的使命与教育理想

    傅永军

    在现代性境遇下 ,大学的使命被功能化而失去形而上意义。现代性迫使大学突出专业教育而削弱甚至是取消博雅教育。是践行传统的大学理念还是承担社会功能 ?现代大学性格发生了分裂。但是 ,只要我们转换角度 ,从“生活世界”和“系统”两个层面理解大学 ,大学的现代性焦虑就能够得到克服。大学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自由民教育和公民道德养成是大学必须担当的责任 ;大学又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 ,理应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 ,提供知识。现代大学的使命是 ,在履行文化启蒙和人格养成同时 ,也把自己的关注放在科学的技术应用价值上 ,放在训练生产技能上

    2004年03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水平大学特征与建设策略

    高汉运

    认识和理解高水平大学 ,应当从大学的精神和理念、制度与运行机制、实力与质量、科学研究与学术声誉、社会贡献与地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去把握其基本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从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度创新、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建设一流学科、坚持学术自由、专家治校与民主管理等各个层面去研究和实践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2004年03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当代东方儒学》:多维视野融合中的儒学研究奇葩

    涂可国

    2004年03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理解科学》: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王彩云

    2004年03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