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起权
生物学哲学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单纯还原论的失效、存在弱定律、目的论说明升值等。然而科学哲学的通用原理仍然有效,因而在特异性与普遍性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张力。系统科学是生物学的元理论,互补策略是最好的启发原则。这些新观点在生物学哲学研究方面有一定代表性。
2004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任晓明
虚拟生物是用计算机媒介对自然生物进行模拟或仿真而形成的人工生物。虚拟生物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物体的人工生命研究。它为深入考察自然生物的进化现象、生长发育机制以及发展规律提供了更有效的计算机研究手段。借助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动物和植物的遗传变异、杂交、优选的机制,以便发展动物和植物的新品种。虚拟生物的研究促进了理论生物学和生物学哲学的发展。
2004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解恩泽
岩崎与宫原把科学发现分为实验、观察发现与理论发现两大类,并结合实例描述了由实验、观察发现到假说再到理论发现的过程。这些思想富有启发性,但从现代科学来看又过于简单,应上升到科学认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认识。我国学者提出的"三场相说",这种潜科学认识演进模式能较好地说明科学发现的实质与全过程。
2004年01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常春兰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库恩哲学在历史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科学知识社会学继承了库恩哲学的相对主义思想,并将其发展得更为彻底。科学知识社会学以相对主义为认识论基础,解释了默顿传统无法解释的很多反常现象,揭示出科学知识的相对性,揭开了学科的神秘面纱。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无法克服相对主义的理论矛盾,而且其研究只限于经验领域,表现出局限性和浅薄性。
2004年01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高岑
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问题是20世纪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论题之一。纵观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主要形成了三种解释模式:逻辑—理性论模式、认知论模式和社会学模式。虽然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认知主义者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对逻辑—理性论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它们也未能对科学知识的变化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说明。对科学知识发展变化的完全说明应是这三种模式的有机统一。
2004年01期 21-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邹静琴,王金洪
村民自治的制度目标是:通过村民的"四个民主"活动,实现转型时期中国农村治理方式的民主化。然而,由于村庄内部的两个行为者———村干部和村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利益冲突,以及二者力量的不对称,致使"四个民主"的发展呈失衡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国家必须作为村庄外部的主要力量监督和保障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对二者的矛盾加以协调,对其他三个民主的实施加以规范和引导。
2004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申端锋
洪湖渔场老年人协会是在外力推动下成立的一农村民间组织。从NGO的视角来看,它有独特的功能、机构设置、法律地位、成立条件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为此,需要对农村社区NGO的发育和成长做经验上的总结和理论上的阐释。
2004年01期 28-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32 ]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韩国良
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刚柔并济、"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
2004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金立
符号拜物教是符号世界的一种异化现象。数字化迷信是现代符号拜物教的主导形式。数字化符号拜物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数字化犯罪、数字化病毒、数字化黑客、数字化沉溺等。数字化符号拜物教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4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冯明国
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4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汪华余
20世纪初,中国政治文化的主题从"大同"转向"自由",实质是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大同政治逻辑和自由政治逻辑进行梳理,揭示大同政治逻辑转向自由政治逻辑的时代意义及其相应的制度性内容。
2004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山
自主组织理论是在对传统集体理论的批判分析中形成的,它集中探讨了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怎样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集体行动困境"。自主组织理论可为我国治道变革中面临的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基层民主建设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等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但必须考虑我国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自身特点与影响。
2004年01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46 ] |[下载次数:2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屈茂辉,胡艳
中国投资法的基本理念是中国投资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中国投资法律制度具有指引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投资法必须确立四大基本理念,即鼓励投资理念,投资效益最大化理念,投资风险约束理念和投资引导理念。
2004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余子新
韩非和亚里士多德在设计官吏选拔制度上存在"相马"模式与"赛马"模式的差异,"相马"模式体现人治特征,"赛马"模式体现法治特征,两种制度模式同源异流,即有着共同的法哲学基础却呈现不同的走向。"相马"模式神秘面纱背后隐藏的是阴暗诡诈,"赛马"模式则渗透着客观、公正和透明的奥林匹克精神。
2004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朱文星,姚旭东
我国目前对弱势群体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是一大薄弱环节,使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严重侵犯,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需要依法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2004年01期 61-6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朱玉玲
非法证据即违法取得的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指违反法定程序、以非法方法获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为法庭采纳。非法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是否应当确立,集中体现了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这两大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在世界各国人权保障思潮高涨的时代背景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过度扩张给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慧
督促程序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不同缺乏衔接,从而诉讼的作用难以发挥,为此,对督促程序与通常诉讼程序衔接的原因、方式、诉的合并分立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才能揭示督促程序运行失调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2004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森
网络新闻侵权是由用户在BBS上发布不当网络新闻引起的特殊侵权行为。在用户IP无法查询的情况下,鉴于ISP具有"事后编辑功能",应由其承担替代责任,并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免责事由除适用传统传媒新闻的免责事由外,还应有其特定的免责事由:即在"合理的时间"内按"表面合理标准"对网络新闻进行审查、编辑、删节,可"减轻或免除责任"。
2004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吴彤
银监会的设立可通过专业化经济提高货币政策和微观规制效率。促进央行的独立性和金融(银行)规制的市场化,国际化。要避免因旧体制下诸多问题在银监会的传染和复制,必须实现国有金融所有者与金融规制者的身份分离,实现国有金融在竞争性金融领域的退出。
2004年01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谊浩,陈柳钦
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并且普遍存在投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包括投资者对于股票价格波动的认知偏差、投资者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偏差、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管理偏差和投资者在股票交易过程中的操作偏差。研究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偏差问题,对提高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以及推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都很有裨益。
2004年01期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盖勇,李英
家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凸现了不断发展的"大企业"与内部不规范、不专业、随意性的"小机制"的矛盾,使家族制企业内部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家族制企业必须在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从内部机制制度着手,逐步引入职业化管理,逐步建立清晰、开放的股本结构和多层级组织结构;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适度授权以及明确的职责边界和责权利体系等。
2004年0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贡生
城镇化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聚集和扩散效应,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则是城镇化的最高目标。中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聚集在农村和第一产业,既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不利于工业化任务的完成。因此,中国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追求城镇数量的增加、已有城镇规模的扩大,更要追求城镇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应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有计划分步骤的加快"丰"字型的城市经济带的建设,打好生态城市这张牌。
2004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20 ]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任诚
1998年以来,为推动经济发展,我国政府一直采取以发行国债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目前这种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与国债投资相比,若实施以减税为内容的税制改革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是一种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4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杨丽萍,郭广珍
鉴于天然气行业技术上的复杂性,如何对天然气产业进行规制一直倍受争议。在对我国天然气产业的性质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放松政府规制应该是今后天然气政府规制改革的方向,并且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给出了改革的具体建议,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2004年01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田建国
高校发展规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证,观念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先导,抓住机遇是跨越发展的关键,拔尖人才是跨越发展的根本,创造环境是跨越发展的根本基础。
2004年0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薛峰,王同孝,付强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办学经费规模随之增大,资金总量已达上亿元或数亿元。如此大的巨额资金,在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安全完整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货币资金的安全防范已成为货币资金管理的必然趋势。
2004年01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琳,徐萍
文化定势是一种文化认知上的整体性的极端观念,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它在交际中不可避免,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从火星来的人》中,文化定势的存在及其所导致的隔阂与误解构成了小说兼具悲剧与喜剧色彩的故事文本,引发人们对当代多元文化世界中人性与自我的追问。
2004年01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1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1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