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建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的灵魂,也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高校要以"三个代表"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发挥培养人才的基地作用;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把大学建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把高质量的教育奉献给社会。
2003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黄仕军
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说",集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要求;它超越了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发展的一个崖阶段;它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动力观。
2003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尹承文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提供了衡量治国理政成败得失的标准,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根本任务和根本宗旨,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2003年01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马来平
近期公开发表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有以下几个特点:(1)维持了"三大块"的理论框架;(2)实现了从辩证自然观到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的转移;(3)扩大了技术论和创造性思维内容的比重;(4)突出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体制属性,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问题导向。总的看,"新大纲征求意见稿"时代气息明显增强,服务现实意识强烈,但基本理论进展不大,逻辑性似有遗憾。
2003年01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冯鹏志
随着国内科技哲学界对创新问题研究的深入,创新的概念已经从企业的技术创新扩展到更为广泛而深层的具有认识论或知识论蕴涵的知识创新层面上。这既把创新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深入,也为科技哲学自身的发展开启了一条具有活力的演进路径。但是,由于知识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认识或知识活动,同时还包含了诸如战略、制度、组织和管理等相关社会性因素在内的整体性社会行动系统,因此,在科技哲学对知识创新问题的研究中,还有必要作出适当的扩展以接纳社会性的分析维度,从知识的社会生产、传播、转让和应用等方面探讨知识创新的社会运行。
2003年01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筱红,杨翠萍
在村委会选举中,农村妇女由于自组织程度不高,在竞争派系的夹缝之中处于依附地位,往往成为派系竞争的牺牲品。农村妇女自组织资源匮乏的特殊原因:妇女长期处于原子状态,自组织的历史资源贫乏;非我族类,宗族文化维系力相对弱化;内倾式的交往形式,缺乏自组织的关系纽带;社会关系资源贫乏,自组织基础薄弱。培育妇女自组织资源,增加她们自组织的实力和能力,对于提高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2003年01期 23-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34 ]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邹静琴
完善的各级地方立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也是中国村民自治实施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经调查,广东村民自治地方立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滞后性问题、适用性问题、重复问题等,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2003年01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杨信礼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对自然的独立性以及人对自然的自由性三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以人的社会化了的生物性需求为基础、以人的生产实践为中介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安全利用标准以及铁的自然规律,是设定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是由多重原因交互作用而造成的。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协调发展,需要观念的转变、制度的重新安排和实践方式的调适与创新,要实现由机械的环境观向系统的生态环境观、由片面的发展观向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观、由资源无价的旧观念向资源价值观的转变;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方式,实行经济和社会体制变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01期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唐劭廉,罗自刚,吴冬梅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与命脉所在。今天,它又是我们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是其产生、发展、传播,还是其中国化的每一步骤,都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有着某种独特的关联。确立"和而不同"的开放思维与包容心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003年01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万光军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也是引起很多争议的一句话。"与"字应理解为平等、并列、相对于;应该把利、命、仁放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整个时代中去理解,不应只局限在这一句话中。利、命、仁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决不是平等的:孔子承认利,但不是功利主义者;默认命,但不是命定主义者;他的思想核心应该是仁。
2003年01期 47-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张东鹏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既受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又与国内外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通过发生学分析,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抽象出相应的逻辑过程,能够揭示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
2003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金红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当成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这一看法并不准确。从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系统论述和中共十六大报告的有关论述来看,实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政治民主化这一根本目标,我们必须从完善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疏通和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加快法治进程几个方面选择综合性改革路径;应当采取渐进式改革战略,以实行党内民主改革为关键,首先从外围突破,为促进党内民主改革、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条件。综合性改革路径选择与渐进式改革战略相结合是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和民主政治顺利发展的保证。
2003年01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原光,王艺
作为对传统行政特别是现代官僚制的批判,新公共管理已成为西方国家行政发展的主要模式。新公共管理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虽然我国可以吸取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但由于中西方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与差距,决定了我们只能立足现实,以继续完善现代官僚制为首要任务,探索适合我国未来行政发展的新模式。
2003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赵振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实行城市社区直接民主并进而推动我国社会基层直接民主的实现已是水到渠成。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别是村民自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客体,注重操作,切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杨健,贾常响
法律在双重意义上与道德发生关系。法律的外在道德是指法律的实体目标,法律的内在道德则是指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的方式问题,即一种特殊的、扩大意义上的程序问题。而法律的内在道德(或称法本身的价值)如强制性、明确性、普遍性、稳定性、官方行为与法律规则必须一致等主要原则对道德具有决定性影响。法律的这一特征启示我们在治国实践中,应明确法治相对于德治的前提地位。
2003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沈莺
在将《唐律》与现行刑法关于过失的内涵与处罚规定比较中,人们不难发现,《唐律》关于过失的内涵规定缺乏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现行刑法则规范合理;在处罚方面,《唐律》既有不可避免的封建特质,又有可供现行刑法借鉴之处。
2003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赛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生态经济,主要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自从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把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新的潮流,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做法,推进环境保护立法。
2003年01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62 ]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孙寿涛
社会积累结构学派,又称SSA学派,是20世纪美国左派经济学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SSA学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积累结构(SSA)范畴,以这个范畴为核心,探讨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长波理论,并具体分析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劳动关系演进的三个阶段,在多方面体现了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
2003年01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纪惠楼,张金英
产业结构可持续性调整是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协调发展又为产业结构可持续性调整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二者互为动因和结果,统一于同一历史过程。目前,通过产业结构的可持续性调整实现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003年0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陈成秀,张忠莲
当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究其原因,既是会计诚信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问题和市场经济发展得不充分,因此,只有深入到会计系统以外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制度变迁之中,才能寻找全面、合理的解释。重塑会计诚信,需要会计道德进步、会计法制运作和会计环境改造三者同步进行。
2003年01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王阳
在抒情诗中,潜在于诗句之外的第一人称主体不止一个,"抒情主体"也不仅仅要么是对"诗人",要么是对诗歌世界中的某个对象性"人物"的指涉。以《豹》为个案对抒情主体进行的结构分析提示,诗歌中有多个潜在主体的代换。
2003年01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欣
卡夫卡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生命即创作,创作即生命"言说着一个孤独而倔强的生命个体灵魂的自我求证。他以独特的"审查世界"的方式审视人类的真实生存境况,包括自我的存在、犹太人的存在乃至人类的存在;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自我及人类存在的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负罪感及无归宿感,言说着西方现代人"存在的困境"。
2003年01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颜峰
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并吸收了其他方言中表现力强的词汇,这对于丰富词汇系统和语言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于方言词汇的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观点不一,意见分歧。为此,应推动方言词汇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2003年01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37 ] |[下载次数:19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刘迎秋
十七年时期,山东文学呈现了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自然融合,表现平民英雄,歌颂平民英雄,形成了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小说创作。齐鲁英雄豪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英雄豪杰,也是山东作家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一个区域文化特征。
2003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