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层透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

    韩民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极大提高了人的主体性 ,表现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竞争意识的提高。同时 ,市场经济也导致人的主体性异化 ,形成信仰危机、理想淡薄、道德滑坡。我们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大力倡导文明进步的主体精神 ,重视树立正确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

    2001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社会主义伦理准则的思考

    唐少杰

    平等、消灭私有制、民主和人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准则 ,对于 2 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伦理价值和伦理实践作用重大、影响至深。由这些准则具体演化而来的公正、富强、法治和自由的准则同样是现今的和未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所奋斗的目标。上述社会主义准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推进给我们开辟了思考和发扬这些准则的无限宽广的伦理天地。

    2001年02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现实的经济基础

    孙建平

    无论是从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还是从确立过程和形式来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构成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 ;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现阶段的经济基础 ,对推进改革 ,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02期 11-1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刘庆珊

    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并认为贯彻“双百”方针要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和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001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探析

    洪磊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贯彻“三步走”战略并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 ,防止、反对两极分化 ,正确处理贫富差距 ,是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关键。

    2001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以德治国”

    李平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它批判地继承了古今中外德治的思想和治国经验 ,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期治国方略的理论探索和重大理论创新。提倡以德治国 ,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对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1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新探

    薛永武

    中庸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法论和全部思想的基石 ,是贯穿于他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的红线 ,也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这一思想渗透在他的悲剧净化理论、生命美学以及艺术美论之中 ,中庸是打开亚氏思想宝库的金钥匙。

    2001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一切事物和现象依赖于条件而存在

    王立忠

    就“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这一事例看 ,不仅仅是内因 ,外因也起决定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均依赖于条件而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 ,内因决定论是“左倾”激进主义及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哲学根源 ,而这一哲学观点与毛泽东本人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相矛盾的。

    2001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走出生存的困境——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哲学反思

    李赫亚,娄和标,徐景芝

    2 0世纪 ,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人类面临生存的困境。究其原因 ,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 ,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 ,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 ,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 ,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01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

    李光禄,闫召华

    刑诉模式的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国家根据社会优势价值理念进行刑事诉讼价值选择的过程。刑事诉讼模式的价值包括其外部价值、内部价值、经济效益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我国现行的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以对抗式为主、审问式为辅的“第四模式”应是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理想选择。

    2001年02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动产抵押的公示缺陷及其弥补

    马向伟,王琦

    动产抵押在公示性上存在着先天缺陷。这种缺陷是由动产买卖与动产抵押在公示方式上不一致所导致的。确立动产抵押制度 ,就必须要通过一定方式使其能够公示。

    2001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抽象行政行为可诉之原因探析

    李虎训,刘强

    现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外 ,已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把抽象行政行为列入诉讼范围是法治所需 ,这不仅有法理依据而且有现实基础。

    2001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权利,抑或公益?——一种政治理念的比较

    王怡心

    儒家的公益政治认为整体利益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个人隶属于整体。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则认为个人权利至上 ,社会为个人而存在。马克思认为个人与社会在实践基础上是统一的 ,政治理念的指向应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公益的结合与相融。

    2001年02期 44-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统一性

    赵跃先,潘新喆

    正确认识、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 ,社会主义的法律需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依法办事 ,坚持法律标准。

    2001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对外开放中技术创新转型的思考

    黄丙志

    经过对外开放 2 0多年的积累 ,我国已具备了向自主创新转型的一定基础 ,新世纪前 1 0— 2 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转折的关键时期 ;当前 ,我国在全方位开放中发展自主创新既有发展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 ,应及时采取必要对策。

    2001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杨勇刚

    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农村人口众多且素质较低 ,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 ,在农村必须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1年0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41 ]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的探讨

    杨成文,丛爱红

    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独立设计并运用借贷附加记账方法 ,将账户分为借、贷、借附、贷附四个方面 ,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与重置成本 /不变币值会计于一身 ,运用一套账簿资料 ,同时编制出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和重置成本 /不变币值会计两套会计报表。

    2001年02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

    王逸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调整 ,优惠力度还须加大 ,优惠形式需进一步多样化。

    2001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的关系

    高薏

    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是保险经营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两个概念 ,关系到保险合同订立的有效性和保险理赔的可能性。可保利益与保险利益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2001年02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11 ]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战略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赵公正,曹晓莉

    煤炭工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具有行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实施原煤炭部提出的“以煤为本、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工作方针 ,转变观念是关键 ,在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中 ,煤炭企业还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2001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问题与出路

    张燕

    股份合作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改制形式 ,已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新热点。然而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 ,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并成为这一部分企业发展的障碍。这表明 ,股份合作制不是一种规范的企业形式 ,其出路在于 :一部分产业基础好、资本有机构成高、具一定规模的资本密集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将演变为股份制企业 ,而相当一部分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将恢复其真实形式———由私人产权联合为主的合伙企业。

    2001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

    宗传宏,何静,王凯

    在区域环境治理中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一项新的制度 ,对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改革进行博弈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说明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也应该符合经济运行规律 ,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2001年02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形似与神似”再探

    汤■

    中国的翻译界将艺术创作领域内的“形似”、“神似”借来 ,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 ,并曾产生了不小的争论。追溯历史 ,有比较固定内涵的“形”、“神”概念 ,大约盛行于春秋战国 ,深入于两汉 ,而分化于晋以后。争执起因是很多学人心目中的“形”与“神”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单一概念。实际上 ,“形”与“神”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多层次概念。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在不能两全时 ,译者必然面临抉择。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试图表达作者意图和保证原作声誉的任何努力都应得到应有的肯定。

    2001年02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五四时期“现代”型话剧体式论

    张用蓬

    五四时期“现代”型话剧体式的主要特征 ,是抛开理性与逻辑的规范 ,以心理时空取代自然时空 ,在直觉、本能和潜意识的支配下 ,运用象征、隐喻和暗示的方法 ,结构戏剧动作 ,塑造人物形象 ,制造戏剧冲突 ,从而将剧作意蕴导向虚幻神秘的情绪和哲理层面 ,使剧作呈现极端个人化和无序化的艺术面貌。

    2001年02期 80-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永恒的微笑——鲁迅逝世前的杂文创作

    孔昭琪

    鲁迅逝世前特别是在距他逝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 ,以顽强的毅力与死神搏斗 ,争分夺秒 ,创作了一组达到登峰造极的思想高度和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的杂文。在这些作品中 ,他笑谈死亡 ,戏说鬼魂 ,并始终贯穿着对旧势力和人民敌人的斗争 ,显示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贯的战斗精神 ,践诺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终生誓言。这批精彩的杂文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和幽默、潇洒的艺术风格 ,就像著名摄影家沙飞在鲁迅逝世前 1 1天的 1 0月 8日为他拍摄的那幅手持香烟、眉眼莞尔的照片一样 ,在中国乃至人类文学以至文化史上留下了永恒的微笑。

    2001年02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徽州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吕红

    徽州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和艺术风格是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它将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以物化的形式赋予建筑 ,并与建筑的实用功能相结合 ,形成了徽州地区特有的古民居建筑群落。

    2001年02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设计美简论

    巩庆海

    设计 ,既是技术问题 ,也是美学问题。工业越发展 ,艺术设计越显得重要。设计美包括造型、色彩、肌理三要素和效用性、时尚性、市场性三特征。技术设计侧重于内容 ,艺术设计则侧重在形式 ,形式美最基本的规律是变化统一律 ;设计定位、形象思维、形象塑造是艺术设计的基本环节。工科大学生应该学点设计美学。

    2001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建国以来伪科学及迷信的特点和活动方式研究》成果介绍

    薛风平,李福坤,钟新海

    2001年02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时敬华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它对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1年02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德育规范论纲

    杨华,王凤英,陈菲

    德育在今天具有突出意义 ,但现实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德育规范从各个方面规定大学德育工作的内容、规制德育行为、建立德育机制 ,是走出德育困境、提高德育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实中的德育规范还存在很多不足 ,应该从质的严整与量的全面两方面改进。当务之急 ,一是创制一套科学的德育规范文件 ,二是创造一个适于德育规范实施的外部环境。

    2001年02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教育者和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

    李增学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这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中 ,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关键。正确地估计我国素质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和教育及管理队伍的基本状况 ,对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提高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2001年02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风建设

    徐骞东,刘克涛

    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良好学风。素质教育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将学风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风建设要以德育为根基 ,学风要具有主体性特征 ,促进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体现现代观念。学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科学管理学校 ,根据态度的特征端正学习态度 ,要落实到学习行为上。

    2001年02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树立“大副刊”意识 强化“软教育”功能——关于高校校报副刊的思考

    吴苑,信永华

    高校校报开辟“大副刊” ,将新闻性内容纳入副刊版面 ,强调新闻性与常态性并举 ,这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首要特色 ;而强化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大副刊”办报思路的基本原则 ;艺术性形式方面则力求在“通俗”与“高雅”中做文章 ,确定版面的风格特征和品位 ,这是“大副刊”最基本的特性。寻求积极健康的宣传教育内容与新颖完美的宣传教育形式、教育艺术的最佳结合点 ,是校报“办报育人”的主要宗旨。

    2001年02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文献中索引的功能和应用

    张光云,穆南

    科技文献中的索引主要有分类、主题、著者等类型 ,索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揭示文献的检索作用及通过标引深度评判文献的学术水平 ,因此 ,要充分发挥索引工具的重要作用 ,并加强其利用。

    2001年02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