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与自然:从冲突到和谐

    何中华

    “人文”和“自然”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人文与自然发生冲突植根于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要克服工业时代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对立 ,使二者走向和谐 ,其可能的途径是 :1.扬弃人的自我中心化 ;2 .寻求技术的诗意化 ;3 .借鉴传统文化资源

    2000年04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周新城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四项基本原则”。不能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 ,又不能在“现代社会主义”的旗号下随意抛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但它们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机制方面又有许多共同之处 ,建设社会主义就要处理好这些共同性与各自特性的关系

    2000年04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机制及其协调发展原则

    王忠武

    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经济发展对政治制度有决定作用 ;经济环境对政治家有选择作用 ;经济形态对政治文化有规定作用 ;经济利益对政治心理有支配作用 ;经济实力制约政治影响力。而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则表现为 :政治制度对经济的控制、政党对经济的引导、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政治文化对经济的牵连 ,以及政治变革对经济的解放等各个方面。政治与经济之间内在地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二者在实践中需要协调发展。

    2000年04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提出与解决

    黄仕军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但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是有缺陷的 ;党的八大正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但这一正确路线未及贯彻 ,便发生了动摇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 ,大力发展生产力 ,从而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2000年04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邓小平对毛泽东公平效率观的新拓展

    李青

    公平效率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公平效率观作出新的拓展 :其一 ,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找到了实现公平的物质依托。其二 ,主张以效率促公平 ,发现了达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根本途径。其三 ,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实现方式

    2000年04期 23-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一国两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的发展

    王琦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国家可以表现为对于每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一国两制”理论正是对这一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具体体现为成功地找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阶级矛盾、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新的形式 ,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和作用的变化规律

    2000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人化自然”命题现实意义再思考——兼论“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的互补性

    展辉,李献惠

    马克思提出的“人化自然”命题 ,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通过实践和思维活动与自然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西方 ,人们过分地强调了主客对立和以人为主导、征服自然、统治自然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信仰危机。人们在寻求解决“主客二分”的过程中 ,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分地看重“天人合一”。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命题 ,则是对“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思想的扬弃

    2000年04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研究中实验仪器统一化的重要作用——色散与选择吸收统一化中的光学器件

    陈向著,周骏,贾振红

    以完整统一的科学理论解释现实的世界是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从统一色散和选择吸收现象的历史过程中 ,认识到统一化的复杂特征 ,即利用不同仪器获得的独立实验现象会在新的仪器中得以同时展示 ,并能够清楚地证明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 ,这些现象在实验仪器的基础上被统一化 ,随之才有理论统一化的探索。因此 ,很有必要揭示仪器统一化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视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的进步对科学进步的重大推动作用

    2000年04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李觏经济伦理思想初探

    赖井洋,张斌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生产关系中产生的 ,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十一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 ,并力倡功利主义 ,强调平土、均田 ,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其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 ,对今天的经济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

    2000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家庭美德建设论析

    王成,王怡

    中国传统道德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在今天和未来仍具有普遍性、永久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家庭美德 ,应当继承传统道德的精华 ,把这一笔宝贵财富融入到今日家庭美德建设之中 ,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2000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民事诉讼庭前程序的完善

    赵信会

    庭前程序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现行法规定的庭前程序 ,由于法官的积极介入和对当事人的排斥 ,影响了司法正义的实现。而一步到庭的庭前程序改革 ,由于没有从根本上理清庭前程序的地位 ,不仅无助于公正的实现 ,也使法院的审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庭前程序改革应以被告强制答辩、证据开示、举证时限为核心

    2000年04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关系

    李宗录

    不论从细致考察西方的司法体制方面 ,还是从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的宪政思想观念的冲突方面来看 ,都不能把检察权作为行政权而应是司法权 ,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使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混乱 ,我国法律不应再使用“法律监督机关”这一术语

    2000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思考

    姚小远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放开搞活数量众多的广大中小企业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是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重要途径和调整对策的依据

    2000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是总需求不足的关键

    赵友宝,徐国宁

    改革开放至今 ,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格局已开始形成 ,收入差距逐渐拉开 ,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刺激效率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分配的法则不合理 ,使收入分配出现了“大”、“斜”、“乱” ,由此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这种状况使得目前我国启动消费需求和扩大投资需求的政策收效甚微。因此 ,当前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 ,是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2000年04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赵红,赵敬民

    旅游生态环境是旅游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地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以山东省几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分析了旅游生态环境的现状 ,并提出了改善旅游生态环境的对策

    2000年04期 60-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引用频次:23 ]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有特大型企业“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山东电力集团人事考核的特点与创新

    马艳霞,李东海,夏树刚,伍传东,邢民

    山东电力集团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 ,对原有的人事考核制度进行扬弃 ,保留其精华 ,并且在现代考核理论指导下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建立起具有山东电力集团特色的现代人事考核制度

    2000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企业文化重塑

    张文松,孙兆东,郭蓉

    传统工业时代的企业文化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需要重塑 ,而重塑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动态的创建过程 ,是企业文化再建设或企业文化的再造

    2000年04期 67-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生存”与信息时代的文化二重性

    孙璐

    人类社会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历史进程中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时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表现为鲜明的“双刃性”。其文化优势扩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领域。但同时又导致人的异化 ,带来道德危机 ,使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所以 ,在扬弃数字化生存的道路上 ,创建新的理念和方法 ,加强文化监督 ,重新定位人和人的理性 ,都成为必要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000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

    杨栋

    关于《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编著年代 ,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与《成宗实录》记述 ,“此乃元朝时语也” ,由当时的朝鲜译官编定。二书中有不少可资元曲研究借鉴的珍贵材料。在曲学语言学方面 ,以前的元曲释词著作都未见引据二书。如对“丽春院”等词语的解释均有极高的参证价值。此外 ,对儿化音的描述也可补《中原音韵》之缺。关于元曲形式内容方面的资料 ,如二书多处记述了唱曲、弹弦子的情况 ,特别是所记交“五个钱”入构栏看“诸般唱词” ,对于研究金元演艺的发展 ,弥足珍贵。元曲多写田园山水风光 ,表现避世隐逸的倾向 ,过去总以为是元代士子受压迫、无出路所致。《朴》书会话中也多有此种内容 ,与元曲精神一致 ,看来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审美思潮 ,有待作出更切实际的解释

    2000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汉语方言分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许培新

    汉语方言的分区划界一直是汉语方言学者普遍关注而又难以取得较满意结果的问题。通过梳理、复习几十年来汉语方言分区研究的简史 ,进而总结分区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经验 ,对分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2000年04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再论“五四”时期的婚外恋小说

    林凌

    在“五四”小说创作中 ,个性主义式婚外恋作为反抗封建婚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武器 ,受到了广大作家的高度重视。“五四”小说通过描述婚外恋者思想、行为的痛苦、惶惑和矛盾 ,深刻地挖掘出他们深层意识里落后、保守的婚姻观、贞操观和子嗣观 ,揭示了反封建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2000年04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泰山羊氏源流考

    周郢

    羊氏家族为泰山古代第一望族 ,对当时之政治、文化深有影响 ,本文便是对这一名族源起流变的一个考察。全文分为三节 ,“羊氏先世” ,考证羊姓源出及其先世羊舌氏本末 ;“羊氏始末” ,简述自秦迄唐之千余年中 ,泰山羊族的兴衰起伏与名人行迹 ;“羊氏后裔” ,则以各地谱牒所载 ,对泰山羊族后嗣的播迁蕃衍及不同支派作了探考

    2000年04期 86-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

    曹靖宇

    我国现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体系已基本上不适应开放经济的运作要求 ,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国际贸易学》理论体系的构架应该遵循逻辑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现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体系已明显违背这一基本原则 ,作者在对其进行全面检讨和审视的同时 ,构筑了《国际贸易学》新的理论框架 ,并对新理论体系难以面世的原因及生产的条件提出了个人看法

    2000年04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需求拉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隋移山

    高校图书馆工作必须克服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弊端 ,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 ,打破封闭模式和平均主义 ,以社会需求为动力 ,以重点学科建设需求为基础 ,并把加快网络资源建设作为重点

    2000年04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德育工作“八化”

    于如信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校德育工作 ,须做到“八化” ,即 ,强化德育观念、细化德育目标、精化德育内容、活化德育形式、优化德育队伍、美化德育环境、量化德育考核、硬化德育制度

    2000年04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应当建立听证制度

    李虎训,王秀成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其基本要求为管理公开、公正、民主。而听证制度从价值上正好符合了这种需求。高校内部管理应当建立听证制度

    2000年04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高等教育法》谈依法治教

    刘惠荣

    《高等教育法》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法律。该法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基本思路上升为法律规范 ,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 ,规定了“依法治教”中高等院校的法律权利、管理体制以及管理者的职权 ,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从事教学科研和学习的充分法律保障。这部立法为高校不断深化改革、依法治教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000年04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高校校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荆瑞鹏

    高校校报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与社会报纸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表现在质量、体制、管理、人员诸方面。面向 2 1世纪 ,高校校报要走出困境 ,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2 1世纪高校校报走向“市场”是必由之路 ,但需要有一个渐变过程。当前要做的工作是 :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 ,抓好报社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校报队伍 ;改革管理工作 ,寻找经济增长点 ;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

    2000年04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