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

    刘可守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走向综合。面对这种趋势 ,科技工作者必须重视社会科学的学习 ,要做到文理结合 ,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反之 ,就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 ,所以能够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都因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新世纪的科技人才 ,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面、一专多能及高超的创造能力和坚强的毅力 ,才能有所作为

    2000年01期 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加强和改善全党的学习

    林志宽,刘惠荣

    本文从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重视学习的历史经验中 ,阐述当前加强和改善全党学习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改善学习的种种措施

    2000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郭华,彭长清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 ,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五大报告中 ,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00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人的本质看人的自由

    李晓东

    本文从人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入手 ,探讨了人的自由的两个不同侧面 ,并通过二者的结合及发展阐释了追求自由的意义

    2000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范畴

    王立忠,黄仕军

    本文追根溯源 ,对“自己运动”原则进行了理论剖析 ,提出“自己运动”应是“客观世界整体”而不是现行教科书中所认为的“具体事物” ,从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实际的结合上 ,论证“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范畴。

    2000年01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格建构

    胡文娟,张安柱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经过一定时期的整合后必然走向有序 ,人格的规范是实现这种有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社会发展对人格产生的影响及人格重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作了相应的论述 ,在人格重构问题上以现代价值观认同作为前提 ,提出了建构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

    2000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全方位保护

    曲来印,曲祥雯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问题 ,尤其提出在现有知识产权法条件下的全方位保护概念。利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可以对计算机软件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2000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创造有利环境 发展风险投资

    孙秀艳

    本文拟从目前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出发 ,探讨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进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2000年01期 27-2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重点及现行对策的初步分析

    刘晓军,朱玉玲

    国有企业目前面临众多深层次问题 ,必须抓住重点 ,寻找对策。从当前看 ,战略布局调整、改革费用筹集、企业家市场构建、企业制度创新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应考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问题。改革费用应采取特别措施加以筹集。企业家市场要尽快建立。微观制度创新不能停留在表层

    2000年01期 30-3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

    赵友宝,万玉山

    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过剩经济条件下 ,总需求不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短期内出口低迷状况很难改观 ,扩大内需就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

    2000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由系统进化规律透析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

    翟照磊,韩梅

    本文在对多角化经营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从系统进化规律的角度 ,围绕多角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对多角化经营系统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内部管理体制等给出进一步的限制和要求 ,对当前我国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 ,加强企业集团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0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国有特大型企业“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叶延生,高健,刁柏青

    本文对“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指出该系统具有五个特征 :能够掌握人才资源的全部基本情况 ;实现人事考核方式方法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先进的测评技术可以对人才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 ;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测评和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在科学测评的基础上 ,可对企业整体队伍进行综合分析

    2000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企业家才能要素及其报酬的思考

    刘卫国,高红

    本文对企业家的才能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 ,要通过利润给予回报 ;对企业家应给予种种的激励 :规范的“年薪制”、“持大股制”、“股份期权制”等以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

    2000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意象与人格精神—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特征分析之一

    孙金荣

    对李商隐“无题”诗中诸生物意象的统计、分析、综合和抽象的结果显示 ,诸多生物意象多与人类情感、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相关 ,很大程度地表现出拟人化的特点。生物意象所表现的人类情感和人格精神的高尚 ,及其在自然、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的无奈 ,构成了“无题”诗意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2000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莎乐美》的诗化倾向

    李大可

    2000年01期 49-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我是农民》:一部“反知青文学”之作

    范家进,钱霞

    本文主要提出了“反知青文学”的概念 ,并以贾平凹的《我是农民》为范本 ,对这一题材之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证 ,指出这类题材已经超越了 70年代末以来主流的“知青文学” ,是对“知青文学”的反讽与批判 ,预示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 ,这一类题材的创作会有一个更为令人瞩目的发展

    2000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方式

    杨剑龙

    新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方面呈现出一种共性 :大多采取全聚焦客观型的叙事模式 ,以叙事的情节模式谋篇布局 ,叙写一件与经济相关的核心事件 ,在此主事叙写的主干上延伸众多的事件与人物的枝桠 ,形成枝桠式的叙事结构。显示了新现实主义小说家们关于小说是大众艺术的观点。

    2000年01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从汉代诗歌看汉代妇女生活

    杨迅滋

    在对汉代诗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汉代妇女生活的风貌与内涵。

    2000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

    刘经芬

    文章对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建筑审美取向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特定社会的反映

    2000年01期 6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学习

    亓淑君

    本文根据应用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理论 ,试图通过阐述 :1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基本观点 ;2 .语言习得与语言输入 ;3.外语学习的有效模式 ,来揭示人类掌握语言的普遍特征 ,以此来促进外语教学

    2000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语境研究的新思路——认知语境

    彭建武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传统语境研究往往注重具体的语境要素 ,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而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境则化繁为简 ,着重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储存在大脑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因而会提高话语释义效率 ,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2000年01期 69-7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引用频次:46 ]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总结历史经验是新世纪高教发展的一块基石

    王端庆

    本文从今天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以便应用于明天着眼 ,对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校调整的历史评价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 ,进而说明了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意义

    2000年01期 72-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现代化特征探索

    马光成

    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及高等教育现代化促使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

    2000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对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飞,王文胜,刘继芳

    为加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2000年01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苗建新,韩景明

    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教育环境的形成源于整体素质较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教学管理人员是这支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就目前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对这类人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人文社会素质等基本素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000年01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评八十年代版《鲁迅全集》——兼论目前鲁迅著作出版的混乱状况

    孔昭琪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五十年代版和八十年代版《鲁迅全集》都各是当时鲁迅著作的最佳版本 ,也标志着当时国家出版事业的最高水平。而在三十多年鲁迅研究的辉煌成就与鲁迅佚文尤其是书信陆续发现的基础上出版的八十年代版 ,则以其更加完备的内容和翔实的注释成为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鲁迅全集》。近几年来 ,鲁迅著作的出版 ,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而忽视质量的粗制滥造的混乱局面 ,有关方面应充分利用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人才荟萃、资料丰富的优势 ,由其负责鲁迅著作的出版 ,同时对鲁迅著作出版的混乱状况加强管理 ,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并保证鲁迅著作的出版质量

    2000年01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补正史空白 拓史传新径——评周郢著《明代名臣萧大亨》

    崔春华

    萧大亨 ( 1 5 32~ 1 6 1 2 )是晚明重要的历史人物。周郢之《明代名臣萧大亨》为当代首部研萧专著。本文认为周著作为一部史学传记 ,在学术上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全书通过严谨的体例、完备的史料、缜密的考证、公允的评说及精彩的文笔 ,生动而准确地展示了一代边臣萧大亨的人物形象 ,并论定了其筹边政绩、历史作用与军事思想。周氏这一研究成果 ,实具有“补正史空白 ,拓史传新径”之重要价值

    2000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